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做好2022年糧食生產工作,確保糧食面積和產量穩定,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切實擔負起保障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始終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重要工作任務,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確保我省糧食主產區地位不動搖。嚴格落實黨政同責要求,建立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糧食安全責任制,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糧食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行業或領域內的糧食安全工作負責。突出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強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高質量發展考核穩糧作用,強化對穩定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硬約束。注重考核結果應用,將考核結果與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農業項目安排等獎補措施掛鉤。
二、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以省級下達的年度糧食面積、產量任務為目標,及時分解落實任務,細化落實到田,確保全省糧食面積穩定在5659.3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439億斤以上。扎實推進夏糧生產,確保夏糧首戰告捷。穩定雙季稻種植,突出抓好早稻生產,堅決杜絕為完成任務一種了之、只種不管、套取獎補等現象,確保早稻面積穩定在1830萬畝以上。在保證水稻播種面積穩定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旱地潛力,積極發展薯類、玉米和大豆等旱糧作物。逐級登記造冊,建立糧食生產任務落實情況臺賬。
三、加快提升糧食單產。大力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選育綠色優質新品種,加大力度推廣水稻“三控”綠色節本增效、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等一批農業主推技術模式,以及早稻早播早育、優質晚稻早種、增施穗粒肥、冬閑田翻耕等單項技術,著力提升糧食單產水平。調優早稻品種結構,優化集成推廣稻油輪作、稻薯輪作及其他“水稻+”技術模式。大力推進早稻集中育秧,抓好集中育秧示范點建設。深入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新建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大力推廣機插、機拋、機防、機烘等農機化集成技術。推廣糧食機收減損技術應用。科學推進農業防災減災,加強水資源監控調度,強化農情災情調度,大力推進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加大重要農事季節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度,切實降低災害損失。
四、抓好農資供應和市場監管。加強種子市場價格和供求數量監測工作,及時掌握種子市場行情,提高市場調控能力,確保水稻供種需求。做好化肥等農資生產儲備調運,擴大儲備規模,優化投放機制,促進保供穩價。進一步加大農資市場執法力度,適時開展農資打假,組織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破壞市場秩序、侵害農民利益等違法行為。
五、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硬措施。加快317萬畝在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度,確保春播前保質保量完成田間工程建設。科學推進2022年度290萬畝項目建設,支持在旱地、丘陵山區整縣、整鄉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壓實壓緊拋荒地治理屬地責任,推進有條件的拋荒地全面恢復耕種,鼓勵和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統一流轉拋荒地給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耕種。制定轄區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安全利用技術措施,以縣為單位全面推進落實,嚴格管控類耕地嚴禁種植水稻及其他食用農產品。
六、培育壯大稻米產業。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多種糧、種好糧。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供銷合作社等各類主體大力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開展訂單農業、加工物流、產品營銷等,提高種糧綜合收益。著力調優糧食品種結構,積極發展優質稻種植,擴大優質稻比重,提高種植效益。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進稻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和贛產“中國好糧油”行動,打造鄱陽湖稻米產業集群,著力培育壯大稻米產業鏈,加快稻米產業轉型升級。
七、全面落實糧食支持政策。健全輔之以利、輔之以義保障機制,落實支持雙季稻生產政策,統籌用好土地出讓收入支持糧食生產。及時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等補貼資金。產糧大縣和非產糧大縣都要安排一定資金,直接用于糧食生產。鼓勵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不少于20%安排用于糧食生產,重點支持早稻生產,穩定雙季稻種植。優化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補貼資金兌付,將全部水稻生產機具及適宜江西的旱糧耕作機具納入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創新適合糧食規模經營主體的金融信貸產品,拓寬糧食生產的貸款渠道。實現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產糧大縣全覆蓋,進一步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督促水稻保險承保機構建立健全自然災害快速響應機制,推動水稻保險精準承保、精準理賠。全面落實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及早謀劃倉容和資金籌備,及時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
八、健全糧食生產工作機制。各地要及時制定抓好本地糧食生產的工作舉措,通過各種形式盡早盡快向基層傳達穩糧抓糧的強烈信號,指導基層抓緊抓牢抓實糧食生產。發揮好責任包干、代耕代種、駐點幫扶、督促指導等有效工作機制作用協調解決糧食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落實糧食生產扶持舉措,形成穩糧工作合力。積極探索完善糧食統計調查指標和調查方法,加強數據的科學評估以及數據采集、審核和評估等生產全流程質量控制,根據耕地種植實際情況,及時開展產量調查,確保糧食作物面積、產量全面統計到位,如實客觀反映我省糧食作物生產情況。
2022年2月25日
(此件主動公開)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