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www.久久精品视频,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久久九九亚洲,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打野战,国语精品一区,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推薦標法輿情動態
 
當前位置:主頁 >> 標法輿情動態 >> 標準法規動態 >> 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印發《2021年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要點》的通知

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印發《2021年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要點》的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3-17  來源: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核心提示: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市糧食和儲備局制定了《2021年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要點》,現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各區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首農食品集團、北京市皇城糧油總公司、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京糧食銷區中心供應庫、機關各處室、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市糧食和儲備局制定了《2021年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要點》,現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北京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2021年3月12日
 
    2021年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要點
 
    2021年,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認真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聚焦糧食和物資儲備核心職能,堅守安全穩定廉政“三條底線”,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穩市場、保安全,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首都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持續抓好糧油保供穩市及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工作
 
    1.全力做好糧油供應保障工作。全力做好慶祝建黨100周年各項慶祝活動的糧油供應保障工作。積極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確保糧油進京運輸渠道暢通。增強儲備調控能力,優化儲備規模結構布局,落實成品糧油和小包裝糧油儲備。加強宣傳引導,及時回應涉糧輿情。
 
    2.加強產銷深度融合發展。深化與黑、吉、遼、晉、冀、魯、豫、蒙等糧食主產省(區)產銷合作關系。利用產銷合作資金,支持企業糧源基地建設、糧食加工、商貿物流項目,開展在收購、倉儲、物流、加工、市場渠道、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強化與國內大型糧油加工企業的項目合作,豐富糧源供給渠道。組織企業參加中國糧食交易大會、有關省產銷合作會等,搭建合作交流平臺。
 
    3.完善糧食市場供應體系。加快建設以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為龍頭、重點糧食批發市場為骨干、收購和零售市場為基礎的現代糧食市場體系,推動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糧油專區建設。支持電商等新型糧食經營主體發展,豐富糧油供給渠道和方式。推動主食產業規范化、連鎖化發展,提升加工工藝和設備設施水平。
 
    4.提升應急保障水平。指導監督各區落實糧油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能力,遠郊區還應具備相應的糧油應急加工能力。完善糧油應急保障機制。落實區級糧油儲備。完善與糧油和應急救災物資優質生產企業的溝通聯絡機制,推進應急能力建設。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推進應急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建設。重點推進門頭溝三家店、順義牛欄山等成品糧綜合保障中心,大興糧油應急保障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現有糧食倉儲設施升級改造。落實《國有糧油倉儲物流設施保護辦法》,實施動態備案,加大國有倉儲物流設施保護力度。
 
    6.積極做好軍糧供應保障工作。推進軍糧供應保障體系建設,合理調整品種規模,優化軍供站布局結構,研究落實軍供費用補貼方案,提高軍糧精準化保障能力。加強軍糧供應規范化管理,扎實開展各項工作檢查督查。以“一基地一系統一鏈條”建設為抓手,加強軍民融合儲備工作協調和需求對接,打造“北京軍糧”品牌。
 
    二、堅持以首都發展為引領,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7.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結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合理規劃糧食流通產業布局,積極謀劃物資儲備規模結構和安全管理,做好本市規劃與國家規劃及其他綜合性規劃的銜接工作。深入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和構建北京新的城市發展格局總體要求,加快形成與首都“四個中心”定位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匹配的糧食倉儲物流體系。
 
    8.加快發展現代糧食產業體系。健全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支持本市企業向上游延伸建設原料基地,向下游延伸發展口糧品種適度加工,整合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資源。發揮北京市交通樞紐和糧食物流樞紐型節點優勢,提升本市糧食供應鏈的功能水平。鼓勵企業深入開展“互聯網+糧食”行動,加快推動糧食業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統籌現有支持政策,全面激發市場主體和要素的活力,繼續落實優糧優價、優質優價措施,培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9.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全面落實新一輪“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方案,扎實推進“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出臺《北京市好糧油管理辦法》。以“中國好糧油”“北京好糧油”遴選為抓手,打造北京特色糧食品牌。注重品牌提升,深入落實本市糧油品牌建設指導性意見。
 
    10.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京津冀糧食行業協同發展聯席會議議定事項落實機制。落實京津冀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人才協同合作機制和京津冀應急救災物資協同保障機制。組織辦好2021年京津冀糧食行業協同發展第七次局長聯席會議。加強與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北京局合作,打造共同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戰略合作平臺。
 
    11.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建設。將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拓展到應急管理、市場價格波動預警、安全生產、質量檢驗監測等各方面。實現103個市儲備糧存儲庫點視頻全覆蓋,逐步建成日常倉庫管理、采購、出入庫、應急調撥等全流程、可視化監管。推進“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智慧監管和服務平臺”項目調研、可行性研究和初設工作,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糧食和物資儲備各方面的支撐服務作用。加強糧食交易平臺建設,提升拓展糧食交易服務功能。
 
    12.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和告知承諾制。全面推行“一件事”辦理,深化全程網辦,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完善“服務包”“服務管家”制度。繼續推動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并支持多元市場主體服務首都糧食市場。
 
    13.舉辦2021年度服貿會糧食國際論壇。繼續統籌國際、國內資源,加強在體制機制、法律法規、節糧減損、科技創新、宣傳教育等方面的交流,突出服貿會糧食國際論壇的平臺作用,深化國內外糧食領域合作,助力糧食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北京“兩區一平臺”建設,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加強國際合作。
 
    14.積極推動節糧減損。重點開展糧食倉儲、運輸、加工等環節減損工作,大力推廣綠色低溫儲糧技術,倡導糧食的適度加工。精心辦好世界糧食日、糧食科技周、糧食安全宣傳周等主題活動,廣泛傳播糧食文化和科學知識,引導公眾樹立營養、健康、綠色的消費理念。
 
    15.大力推進科技和人才興糧興儲。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聯合有關科研院所,加強對糧食裝卸、輸送等設備的升級改造,加強新技術、新裝備在糧食儲存、倉儲管理、安全生產、質量監測等方面的推廣應用。積極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糧食業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強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技能拔尖人才的培養,鼓勵成立以拔尖人才命名的工作室,廣泛集聚行業人才力量,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支持引領作用,促進事業創新發展。
 
    三、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著力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治理效能
 
    16.壓實糧食安全責任。充分發揮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指揮棒”作用,以考核促落實,注重考核工作協同和結果運用,抓好問題整改,把保障糧食安全的責任、舉措、任務落實到位。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黨政同責,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堅持定期考核與日常監督相結合,切實肩負起糧食安全責任。
 
    17.落實糧食儲備安全管理改革任務。落實改革完善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工作措施,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建立市儲備糧管理和執行情況年度考核機制,壓實企業責任。有效發揮市儲備糧管理平臺作用,依托信息化手段推動市儲備糧管理規范化。
 
    18.推動物資儲備安全管理改革。加強物資儲備協調聯動,充分發揮市級重要商品儲備部門聯席會議重要作用。完善以政府儲備為主、社會儲備為輔的應急物資儲備機制。建立民用防疫物資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制度、加強交接、規范流程。積極建設本市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管理標準體系。
 
    19.嚴格依法行政。落實法治政府建設任務,完善法治政府建設報告制度。加強糧食和物資儲備立法修規工作,提高依法治糧治儲能力。動態調整權力清單、糧食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建立健全合法性審核機制。落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求,廣泛開展法制宣傳和培訓,營造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良好法治環境。
 
    20.加強儲備糧儲存和輪換。優化儲備糧品種結構和布局,加強地方儲備糧規范化管理。完善儲備糧管理制度,督導各承代儲企業嚴格執行“一規定兩守則”“糧情檢測”等有關規定,推進儲備糧倉儲管理規范化、精細化。完善儲備糧輪換管理機制,利用儲備糧吞吐輪換調節市場供求和價格,確保儲備糧常儲常新。指導區級儲備糧購銷輪換規范化。
 
    21.加強糧食流通執法督查。建立市儲備糧管理和執行情況年度考核機制。開展全市糧食庫存檢查,落實政策性糧食庫存屬地監管責任。依法開展糧食收購、政策性糧食出庫、糧食質量等專項檢查。完善“雙隨機、一公開”,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開展糧食流通行政執法培訓和“12325”宣貫工作。
 
    22.加強糧食行業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推進《成品糧儲藏技術規范》、《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規范》等標準制定工作,督促指導國有糧食企業研究制定糧食倉儲生產作業管理企業標準。推進2021年度糧庫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二級)標準等級評審工作。
 
    23.健全完善統計監測工作機制。督導各區及時掌握規模以上涉糧企業經營情況,做到“應統盡統”。制定《糧食流通統計工作評分標準》。完善糧油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商超、批發、加工等環節的監測和研判。拓寬糧油市場監測范圍和內容,強化預期管理和信息引導。
 
    24.深入推進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強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重要敏感時期安全管控。厘清“管理對象清單”“管理職責清單”,推進安全生產考核制度實施。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嚴防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四、堅持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著力提升民生保障工作水平
 
    25.打造滿足糧食消費升級需求的產品體系。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體系,適應功能化、營養化、便捷化、個性化、體驗化的市民糧食消費結構升級。鼓勵企業加大對京味主食、傳統主食的開發保護力度,鼓勵開發具有北京特色的糧油產品。
 
    26.優化糧食便民服務方式。積極發展糧超對接、糧批對接、糧校對接等直采直供模式,暢通糧食供應“最后一公里”。糧食企業要按自身特色模式建點布網,推進特色經營。結合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符合首都城市發展要求的主食便民服務體系。落實“郊區收購轉儲”政策,切實保證種糧農民根本利益。
 
    27.強化糧食質量安全治理。持續推進“1+3+N”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強化各環節糧食質量安全檢測監管。切實推進京津冀在統一監管標準、質量安全全程追溯、檢驗結果互認等方面合作。配合做好食安委各項工作,保障全市糧食質量安全。
 
    五、堅持講政治轉作風強素質,為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28.堅持把講政治擺在首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組織路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各項工作要求。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積極穩妥化解矛盾、解決合理訴求,確保干部職工思想穩定、工作穩定、隊伍穩定。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重大問題集體研究決策,重要情況及時請示報告。
 
    29.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市委關于黨史學習教育部署,精心組織黨史專題學習,利用北京紅色資源,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講好“七一”黨課,增強學習效果;對照要求認真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升“接訴即辦”辦理速度和質量,讓群眾在建黨一百周年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30.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抓好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提升基層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增強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組織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強化黨員的理想信念和黨性覺悟。扭住基層黨建工作“牛鼻子”,做好支部書記述職評議工作,發揮激勵鞭策作用。抓好黨員教育培訓,落實《2019-2023年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開展專題培訓和黨員輪訓,提高黨員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積極做好群團工作,切實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31.強化隊伍建設。穩步推進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工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提高“七種能力”要求,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選優配強領導干部,及時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加強干部管理,嚴格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申報,強化干部日常監督和考核,全面了解掌握干部履職盡責情況。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充分利用急難險重工作機會培養鍛煉干部。加強典型示范和宣傳引導,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挖掘先進事跡、樹立先進典型,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勇于擔當、干事創業。
 
    32.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廉政“三條底線”,強化政治監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加強經常性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有效化解廉政風險。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精簡會議文件,切實為基層減負。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一線解決實際問題。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從嚴從實抓好市委巡視等反饋問題整改,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相關附件
 
 
關鍵詞: 工作要點 糧食
 
推薦產品&服務MO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定日县| 隆子县| 天全县| 延寿县| 静海县| 安新县| 民和| 赫章县| 仙游县| 曲周县| 南漳县| 福安市| 根河市| 青神县| 建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招远市| 湄潭县| 垦利县| 睢宁县| 名山县| 民乐县| 仲巴县| 习水县| 大连市| 澄迈县| 定州市| 日喀则市| 张家港市| 静安区| 江口县| 洪雅县| 惠东县| 泰安市| 绥棱县| 融水| 中西区| 东丰县| 探索| 文昌市| 焦作市| 喀什市| 广东省| 原阳县| 秦安县| 托克逊县| 辽中县| 沂源县| 许昌县| 辰溪县| 阿城市| 收藏| 东城区| 天等县| 密山市| 习水县| 博乐市| 郸城县| 香格里拉县| 灵武市| 故城县| 尤溪县| 莆田市| 资兴市| 西充县| 竹山县| 建阳市| 个旧市| 增城市| 阿拉善右旗| 灵璧县| 肥东县| 平潭县| 旺苍县| 南投市| 铁力市| 金沙县| 陈巴尔虎旗| 封丘县| 平南县|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