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村局,長白山管委會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長春新區農委,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按照《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農辦規〔2021〕1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為推進我省農業生產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引領農業綠色發展,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現將我省落實《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和生產實際,聚焦重點區域先行示范,認真抓好落實。
一、實施目標
到2025年,在品種培優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產品品質明顯提升,品牌培育打造取得突破,產業質量效益持續提高。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初步建成,鑒定挖掘一批優異基因資源,規模化創制一批突破性新種質;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大品種選育和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農作物新品種50個。堅持品牌強農戰略,實施品牌引領和提升工程,力爭打造區域公用品牌100個、企業品牌200個、產品品牌300個。全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標志數達到2000個。每年創建10個安全優質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在全省開展蔬菜、水果、養殖水產品、人參4類產品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試行,推動規模化生產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生產的農產品帶證上市。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推進品種培優。發掘優異種質資源,建設吉林省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中心。完成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任務,保存一批特色特有、珍貴珍稀、優質優異資源。對征集和搶救性收集的種質資源開展精準表型鑒定、高通量基因型鑒定、等位基因規?;l掘等深層次創新評價,創制目標性狀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新種質和育種材料。開展第一次吉林省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利用3年(2021-2023年)時間摸清我省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種類、群體數量、區域分布、保護利用、特征特性及遺傳結構等狀況,進行資源收集與保護,促進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選育高產優質突破性品種和地方特色品種,開展產量、抗病蟲、優質、抗逆、高效等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挖掘與精準修飾,創新生物育種關鍵技術,鼓勵“育繁推”一體化企業與國內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種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圍繞育種瓶頸,聚焦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重點培育“高產抗逆、適宜機收”的玉米、優質抗逆高產水稻、高產高油高蛋白大豆、高產早熟高油酸花生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高效、優質綠色突破性新品種。建設良種繁育基地,按照“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要求,完善洮南10萬畝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爭取建設10萬畝國家級水稻、5萬畝區域性大豆和5萬畝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加強省級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燕麥等良種繁育基地和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種子種苗基地建設。加強植物新品種權保護,規范種子市場經營秩序,引導農民正確購種,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冒侵權、制售假劣、非法轉基因種子等違法行為。
?。ǘ┘涌焱七M品質提升。推廣優良品種,重點推廣“高產抗逆、適宜機收”的玉米、優質抗逆高產水稻、高產高油高蛋白大豆、高產早熟高油酸花生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高效、優質綠色突破性新品種。推廣一批優質蔬菜、道地藥材等品種。推廣一批適銷對路的名特優、高附加值等魚類品種,充分發揮我省東部地區冷水資源和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虹鱒、金鱒、七彩鮭、林蛙等特色品種增養殖,在湖泊水庫增養殖區,適度加大鱖魚、翹嘴鲌、黃顙魚、大銀魚、加州鱸等高附加值名優品種增養殖。集成推廣技術模式,集成創新一批土壤改良培肥、節水灌溉、精準施藥、配方施肥、廢棄物循環利用、農產品收儲運和加工等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強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抓好示范引導,做好取土化驗、田間試驗、技術指導等工作,努力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普及率,推進科學施肥持續深入開展。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強化科學施肥施藥宣傳培訓。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凈化農業產地環境,落實《吉林省土壤環境質量鞏固提升行動方案》和《吉林省2021年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推進方案》,鞏固“十三五”時期土壤污染防治成果,2021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將實施動態管理,按照因地制宜落實各項安全利用技術措施,確保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制定完善黑土地保護實施方案,實施黑土地保護建設工程,加快治理修復,提高土壤地力。舉辦黑土地保護國際論壇。推廣綠色投入品,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等綠色投入品,加快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等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行病蟲害綜合防治、可持續治理。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和高效植保機械。加強科學安全施肥施藥指導,營造良好氛圍。構建農產品品質核心指標體系,按照國家構建的農產品品質核心指標體系和品質評價方法標準,開展吉林農產品品質評價和產品分等分級,推動認證農產品包裝標識制度實施。
?。ㄈ┘涌焱七M標準化生產。推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實施,按照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結合吉林省地方標準,建立一套適應我省生態特點和生產實際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每年制修訂與全產業鏈配套的農業地方標準20項。開展13-15種農產品(玉米、水稻、大豆、花生、雜糧、蔬菜、水果、食用菌、人參、中藥材、林蛙、水產品等)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每年爭取創建1-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集成應用基地、培育1-2個農業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先行示范帶動。做好吉林道地藥材種植相關工作,打造“吉藥”整體道地藥材形象,提升我省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水平。編制并下發《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建設實施方案》,確定4個推廣示范縣(市)10個品種,明確示范縣建設目標和任務。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完善家庭農場名錄管理,把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專業大戶等規模農業經營戶全部納入名錄系統管理,建立完整的縣級家庭農場名錄;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基本實現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做到精準服務;支持開展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推進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試點,總結積累經驗,借鑒成功做法,持續開展創建,整體推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培育一批農民合作社,進行示范社監測評定,開展吉林省農民合作社“百強示范社”創建和推介活動,擴大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大力培育龍頭企業,開展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級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評選認定和動態監測,培育一批由龍頭企業牽頭發起,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參加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培育發展服務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服務大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生資配送、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干收儲等全部或部分環節的生產托管服務,推動農業生產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提升農產品加工產業和食品產業競爭力,圍繞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生豬、肉牛肉羊、禽蛋、乳品、人參(中藥材)、梅花鹿、果蔬、林特等產業,著力打造十大集群,支持農產品加工和食品產業發展。建設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延長供應時間,保證產品質量。重點區域先行示范促動,在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以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等,全域推行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ㄋ模┘涌焱七M農業品牌建設。培育知名品牌,實施品牌引領和提升工程,出臺《吉林省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培育影響力大、輻射帶動范圍廣、市場競爭力強、文化底蘊深厚的吉林特色農產品品牌,基本形成具有國內外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集群。建立健全以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基礎的農業品牌體系。加強品牌管理,完善《吉林省農業品牌名錄》,對全省農業品牌全面普查統計,按區域和行業定期發布品牌發展報告,為品牌企業發展提供大數據服務,分類施策、定向指導,推動農產品品牌層級和數量整體提升。指導各地開展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形成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農產品體系,推動農業品牌規范有序發展。持續抓好“吉林長白山黑木耳”和吉林“長白山人參”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開展品牌宣傳推介,擴大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競爭力。開展2021年度“長白山人參”品牌申報評審和原料生產基地認證工作。促進品牌營銷,深入挖掘我省農業品牌文化內涵,講好吉林農業品牌故事,提升我省農業品牌形象和價值。謀劃組織長春農博會,組織參加中國農交會和浙江宣傳周等展會活動,加強“吉字號”品牌宣傳推介與產銷對接,提升“吉字號”品牌知名度。積極開展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建設,引導企業應用國際標準,開展國際認證,提升我省優勢特色農產品品質和市場信譽度。同時,組織我省優秀農業品牌參加各類國際知名展會,提高品牌影響力。
?。ㄎ澹┏掷m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嚴格農業投入品使用,繼續加強農藥行政許可監管,農藥生產企業嚴把質量關,做好產品檢驗。經營企業嚴把進貨關,做好查驗,強化臺賬記錄。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使用指導。推行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管理,建設農產品質量全程追溯體系,推行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管理,完成省與國家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的對接后運行管理;加強信息技術應用,探索“陽光農安”智慧監管模式,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據庫,推進生產標準化、監管智慧化、特征標識化、產品身份化、主體誠信化。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繼續組織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專項監測等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深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鞏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成果,充分發揮已創建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典型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強化質量安全監管,繼續開展農產品和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重點開展“治違禁促提升”行動,嚴厲查處禁限用農藥、食品動物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使用及超標問題。完善生產主體名錄,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日常巡查檢查,增加重點監管對象檢查頻次,嚴格落實“雙隨機”要求,根據風險監測和評估結果,及時有效跟進監督抽查和飛行檢查。
(六)深入推進安全綠色優質農產品發展。積極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按照“穩存量、優結構、增總量”要求,進一步優化企業、產品和區域結構,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發展。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食品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發展綠色食品。做好綠色有機地標的展銷推介和公益宣傳,開展好綠色食品宣傳月活動,提升我省綠色食品、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影響力。強化農產品認證和監管。每年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兩品一標”認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每年抽檢100個樣品。加強宣傳引導,發展一批特色鮮明、品質優良、前景廣闊的有機農產品。綠色有機地標產品的證后監管繼續實施屬地管理。積極推進質量追溯管理,組織申報主體完成平臺注冊和應用。嚴格執行審查程序標準,把好綠色有機地標質量審查關口。以地標保護項目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穩步推進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因地制宜推進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推進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園區建設。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探索有條件的地方實施電子合格證及追溯碼等信息化管理。指導生產主體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規范開具合格證,引導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產品生產全程質量安全控制,提升合格證含金量和信譽度。積極會同市場監管部門落實入市索證制度,提高帶證農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和影響力。
三、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構建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的工作格局。省農業農村廳成立協調指導組,細化《實施方案》,統籌項目資金,強化責任落實,有力推進工作。先行示范的重點區域所在縣(市、區)應成立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推進小組,加強協調,聚合力量,推進落實。
?。ǘ﹦撔峦七M機制。要將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的要求和重點任務,逐項細化落實到重點區域。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和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動推行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完善考核制度,將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
?。ㄈ娀咧С?。落實好財政扶持政策,農業綠色發展、鄉村產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種養業良種繁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的項目資金,可結合實際向農業生產“三品一標”的實施區域傾斜。強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擴大信貸規模。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強化擔保融資功能。
?。ㄋ模娀萍贾?。支持科研單位與優勢種子企業開展育種聯合攻關,加快選育一批突破性品種,提升種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科企深度融合,建立龍頭種業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指導縣(市、區)成立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專家顧問團,加強技術指導,開展技術培訓。
?。ㄎ澹娀ㄖ伪U稀T跇藴驶a、產地環境保護、質量安全監管、農業品牌建設等方面,加快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制修訂。聯合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依法打擊使用禁用投入品、生產銷售不合格農產品、破壞農業資源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
(六)強化宣傳引導。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站、新媒體等各類媒體媒介,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利用長春農博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平臺,擴大展示推介,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各地及時總結、發現典型,加大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
202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