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業標準涉及農業安全,但其產品一直沒有統一標準,各國質量參差不齊,貿易摩擦不斷。中國蜂王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虎介紹說,為改變由洋人單方面設立門檻的被動局面,抓住契機提升中國制造品質,老山藥業代表中國蜂業通過國家標委會向ISO提交了《蜂王漿》國際標準提案。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技術委員會(ISO/TC34)認定由南京老山藥業前董事長管春華為項目召集人,中、日、法、意、德、美等國共同參與制定。
據介紹,標準從著手制定到發布歷時8年,標準草案經66稿修改,采集世界各地蜂王漿樣品400多個,在世界各地15個實驗室開展環比驗證,取得上千份檢測數據用于分析研討,最終以大樣本的檢測數據,真實地反映不同地區、不同蜜源的蜂王漿本質,得到國際專家認同。今年6月,由中國人制定的《蜂王漿》國際標準獲得ISO/TC34全委會全票通過;9月15日,ISO官網正式公布。
陳明虎說,《蜂王漿》國際標準的創新意義在于,能夠準確區分天然蜜源和人工喂糖方式生產的兩種類型的蜂王漿,引導我國蜂農轉變生產方式,從“高產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這是中國蜂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蜂業在生產、科研和標準化方面開始向蜂業強國邁進。
據了解,南京市正積極通過國家標委會向國際組織ISO申請成立國際蜂產品標準分技術委員會。如果提案獲投票通過,這將是南京市第一個國際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組織,今后全世界只要與蜂技術有關的項目必須放到這個平臺上運作,為中國蜂業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