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我省連續出臺了《2022年黑龍江省擴種大豆工作方案》和《黑龍江省關于申報實施2022年新增耕地輪作試點的通知》,我省大豆種植面積將增加1000萬畝以上,并明確“原則上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200元左右”,“新增耕地輪作試點每畝補貼150元”,為廣大農民種植大豆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現將本年度大豆生產條件分析和春耕技術指導總結如下。
一、生產條件分析
1.大豆病蟲害發生近于常年
根據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發布的《2022年黑龍江省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長期發生趨勢分析》,預計2022年大豆食心蟲總體中等發生,局部縣份偏重發生;由于夏季降水略多,但時空分布不均,預計牡丹江以及周邊地區出現階段性干旱的風險較大,大豆蚜蟲和大豆紅蜘蛛中等發生;據氣象預報,春季播種期及出苗期北部和東部大豆主產區農田發生局地內澇的風險在80%以上,大豆根腐病總體偏重發生;苜蓿夜蛾去年發生較普遍,為今年發生提供了一定的蟲源基礎,苜蓿夜蛾在東部和北部大豆主產區個別地塊偏重發生;北部及東部大豆主產區降水比常年多1成左右,大豆霜霉病、灰斑病、褐斑病、細菌性斑點病等中后期葉部病害將重于常年。
2.氣候特點對大豆生產影響分析
根據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預計“今年春季全省平均氣溫略高,比常年高 0.5~1.0℃,終霜凍略早;今年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正常略多,但時空分布不均”,2022年黑龍江省局部地區土壤相對含水量偏高,大豆適宜播種時期縮短,因此,要抓住有利天氣因地制宜、適時早整地,做好種子處理,適期播種。
根據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預計“今年夏季氣溫接近常年,但存在明顯低溫時段;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正常略多,旱澇不均”,如果五月份低溫多雨容易引起田間除草劑藥害,局部地區干旱影響出苗及后期病蟲害發生,需關注六月和八月低溫給大豆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
根據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預計“秋季氣溫正常略高,全省平均比常年高0~0.5℃;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略少,其中七臺河、牡丹江和雞西比常年多0~1成,其它地市比常年少1~2成”,能保證大豆正常成熟,對大豆收獲有利。
二、備春耕技術指導
1.做好農資準備和農機檢修
在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和我省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下,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強化生資產品的采購、調配、銷售,增加貯備,確保農用生產資料供應與銷售渠道暢通;通過微信、電臺、視頻以及現場講座等形式引導廣大農戶認準有經營資質、信譽好、能開具正規稅務發票的經營業戶或銷售渠道,確保購買到優質放心農資;指導農機合作社、農機戶及農戶盡快完成農機具檢修和保養,特別是對于秸稈覆蓋還田的地塊,需要配套秸稈歸行機、條耕機和免耕播種機等專用農機具,并及時調試,緩解農機具集中檢修的壓力,為春耕生產提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2.科學高標準整好地
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對于未進行秋整地地塊,要盡早動手,要因地制宜做好秸稈離田和春整地工作,依據地塊狀況,先崗地、后平地、再洼地,統籌安排作業順序,采取分散式、錯峰式作業,避免人群聚集作業。
田間處理。對秸稈待離田的地塊,抓緊時間在機車能進地時,組織秸稈收儲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廣大農戶加快秸稈離田進度,做到應出盡出。對積雪較多地塊,要適時采取機械和雪散墑,明水地塊要及時排水。對秸稈還田而沒有進行秸稈粉碎處理地塊,在雪融化后機車能進地時,抓緊進行秸稈粉碎處理,為整地爭取時間。
科學整地。在已秋整地的農田,對去年秋季已整地并起壟地塊,在春季及時頂漿鎮壓增墑;對已翻耙整平的地塊,當化凍達到起壟深度時,及時頂漿起壟鎮壓;對已翻未耙地塊,要抓住墑情,頂漿整地,采取耙耢、起壟、鎮壓連續作業。在沒有秋整地的農田,對干旱地塊或上一年有深翻深松基礎地塊,采取免耕播種;其它地塊,在播種前采取壟體深松滅茬整地,隨整地隨播種。
3.科學選用良種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了《黑龍江省2022年農作物優質高效品種種植區域布局》,要依據《布局》結合當地生態條件和生產實際,確定適宜當地生態條件、認定的優質、抗逆優良品種,杜絕“越區”種植(品種生育期所需有效積溫比當地常年有效積溫少100℃);引導農民要到正規企業購買具有“三證”的種子,播前做好種子精選、晾種,同時做好種子發芽試驗和種衣劑包衣,做到選用品種科學、應用栽培技術先進,確保安全成熟、提質增效。
4.高質量搞好播種
播種前,要搞好調查,明確前茬作物種類及用藥情況,科學選地,堅決杜絕除草劑危害發生。墑情適宜的地塊,土壤狀況、地溫達到播種條件的,要適時早播,建議土壤5cm深處地溫穩定通過8℃,搶墑播種。
要依據選用品種、土壤狀況、栽培方式和水平,科學確定種植密度,做到播種精細、用種精量、下籽均勻、深淺一致、覆土嚴密,直接播種地塊要隨播種隨鎮壓,干旱地塊要適當增加鎮壓強度,坐(濾)水地塊要隔天鎮壓,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保齊苗、保勻苗,創建良好的群體結構,為奪取豐產奠定基礎。根據土壤質地、墑情等情況確定播深。以鎮壓后計算,一般黑土區播種深度3~5cm,白漿土及鹽堿土區3~4cm,風沙土5~6cm。機械作業標準是播深誤差不大于1cm。
5.合理施肥
化肥做種肥,根據測土配方結果確定化肥用量。一般每公頃施純N為30~45kg、P2O5為80~110kg、K2O為40~55 kg,或等養分的復合肥。采取分層側深施肥,施于種子側向5~6 cm,深度為種下5~6 cm和10~11 cm兩層,種肥30%,底肥70%。在大豆開花期和結莢期,依據大豆長勢適時葉面追肥。
6.科學管理
播種后要搞好化學除草,使用高效低殘留除草劑,加大除草劑減施技術應用,因地制宜篩選安全有效的除草技術模式。一般播種后及時噴施除草劑封閉除草,在苗期根據草情適時噴施莖葉除草劑進行莖葉除草。
當大豆拱土時,進行壟溝深松,疏松土壤、增溫散寒、蓄水保墑,促進大豆苗生長。大豆生育期間進行2 次~3 次中耕,同時進行培土扶壟。
大豆生育期間根據病蟲害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防治,防治效果應達到相應病蟲害防治指標。
供稿:省大豆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