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開展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依法對十余家茶葉經營主體進行現場檢查,發現部分商家售賣的茶葉在包裝上不符合相關規定,執法人員依法進行處理。
大大的盒子 裝小小的茶?
在一家茶葉店,執法人員發現標價一斤5.9萬元的茶葉被包裝成每小包10克、每盒兩小包進行售賣,每盒售價兩千余元。
經檢測,該產品空隙率超過95%,不符合GB23350-2009《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一百零五條之規定,執法人員當場責令當事人改正,立即下架該款產品。
無獨有偶,在另一家茶葉店,執法人員發現另外兩款茶葉同樣存在上述違法行為。
甚至一款標價甚高的產品,在打開5000cm?的禮盒后,里面僅僅放置一包凈重10克的茶。
此外,執法人員還發現,抽查的十幾款茶葉產品,均不符合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新規。
新規將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
執法人員對商家進行了新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宣貫,要求商家對照新的標準開展自查自糾。
買茶葉送杯子,可行?NO!
還有商家“另辟蹊徑”,覺得在茶葉禮盒包裝中再加個保溫杯,總沒問題吧?
這樣想當然,就錯了!
海滄區市場監管部門在對轄區茶葉生產企業檢查過程中,發現一家企業生產的“靈芝西洋參石斛茶”的禮盒茶葉包裝精美,禮盒內還附贈了一個保溫杯,另有10小個金屬罐包裝的代用茶,整盒茶制品的凈含量僅有60g,空隙率實測達84.03%,不符合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的強制性標準要求。
執法人員當場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
該生產企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立即下架了相關產品,并停止違規包裝的生產。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商家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門從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聯合開展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
茶葉經營者應認真貫徹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不采購、不銷售過度包裝茶葉。
市監部門將加強全鏈條監管執法,對于發現的違法行為,將依法嚴厲查處。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
過度包裝令消費者承擔不必要的包裝成本,部分過度包裝存在欺騙性,誤導消費行為,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消費者應盡量選擇購買簡約包裝茶葉,讓茶葉脫下“華服”,共同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多元共治格局。
下一步,廈門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深入開展茶葉過度包裝專項治理行動,加大執法力度,并進行“回頭看”,督促商家落實整改行為,對拒不改正的,將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信息來源:市局綜合執法支隊、海滄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