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聚焦打好“發展六仗”,以“四個最嚴”為統領,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省委 省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決策部署,強化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加強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
(一)實施產地環境凈化行動。加強耕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深入開展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成因排查,持續推進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省生態環境廳)落實耕地分類管理制度,優化完善輕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加強技術指導,有效管控耕地土壤污染風險。(省農業農村廳)
(二)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深入實施農獸藥使用減量行動,持續深入實施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聚焦11個重點品種,嚴打禁限用藥物違法使用,嚴控常規藥物殘留超標。開展豇豆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加密上市期巡查檢查和抽檢頻次。組織實施養殖規范用藥專項整治行動。落實克百威、滅多威、涕滅威、氧樂果等4種高毒農藥采取的禁用措施。(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嚴把糧食質量安全關。實施“優質糧油工程”行動,加大對政策性糧食出入庫監督檢查力度,嚴格落實出庫質量安全檢驗制度,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糧食用作食用用途銷售出庫。(省糧食和儲備局)
(四)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和行業管理。加強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按照“一企一檔”、“一域一檔”、“一品一策”原則,推動各地建立風險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開展大型食品銷售企業體系檢查工作。推動貫徹落實《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省市場監管局)加強對冷鏈運輸過程監管,督促冷鏈道路貨運企業提升冷鏈運輸服務品質。(省交通運輸廳)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加強養老機構、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工地食堂、車站碼頭和民航鐵路等食品安全管理。(省民政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機場管理集團、民航湖南監管局、廣鐵集團長沙辦事處、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綜合治理。(省市場監管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負責)
二、強化重點領域監管
(五)嚴格特殊食品及食鹽監管。從嚴實施特殊食品注冊、許可、備案管理工作;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全覆蓋體系檢查,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實施三年全覆蓋體系檢查;持續開展特殊食品銷售專區專柜整治工作。(省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食品安全“護老”行動暨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鞏固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成果,促進保健食品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委宣傳部、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食鹽專營管理,嚴格食鹽定點生產(批發)企業到期換證工作,實施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體系檢查。(省市場監管局)
(六)提升餐飲質量安全。實施“餐飲環境衛生提升年”行動,支持餐飲服務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和中央廚房,提升餐飲行業標準化水平,規范快餐、團餐等大眾餐飲服務。推廣外賣標準化配送站點建設,推動餐飲外賣“食安簽封”使用及“無接觸配送”、平臺經營者信息展示,提升網絡餐飲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指導各地完善廚余(餐廚)垃圾收運體系,提升廚余(餐廚)垃圾處置效能。(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廣鐵集團長沙辦事處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推進營養健康食堂建設,開展營養餐廳試點,加大營養健康烹飪模式與營養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廣。(省衛生健康委牽頭)
(七)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推動各地全面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責任制,深入實施《學校食堂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規范》,組織全省中小學校開展“營養與健康學校”建設試點工作。積極開展開學季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全覆蓋風險隱患排查。提升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進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100%。(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公安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聚焦重點領域整治。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生產和使用食品添加劑。持續加強超范圍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治理,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及生產銷售假冒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突出加強大米、緊壓茶、調味面制品、食用油等重點品種監管。(省市場監管局)
(九)推進反食品浪費工作。加強反食品浪費工作組織協調,整體部署反食品浪費工作。(省發展改革委)研究建立餐飲行業反食品浪費制度規范,推動將防止食品浪費要求納入有關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省商務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配合)加強糧食儲備流通過程中的節糧減損指導。(省糧食和儲備局)推動各地督促食品銷售企業嚴格落實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要求。以婚宴、自助餐、餐飲外賣為重點加強監管執法。指導各地采用捐贈、拍賣、義賣等方式,提升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再利用效率,防止食品浪費。(省市場監管局)加強反食品浪費宣傳,倡導節儉風尚,推廣典型經驗,曝光負面案例。(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
(十)壓緊壓實食品質量安全管理責任。推動各地深入貫徹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督促生產經營者建立主要負責人負總責,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分級負責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建立風險管控清單,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精準防控風險隱患。(省市場監管局)對農產品生產主體實施風險分級動態管理。加強屠宰行業管理,督促屠宰企業嚴格落實畜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省農業農村廳)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開展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年”活動。(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配合)完善糧食收購、儲存、銷售出庫環節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省糧食和儲備局)
(十一)推廣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推動健全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工作機制,鼓勵和支持食品生產經營者購買食品安全責任險,推動各地為中小學生、農村居民、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省市場監管局、湖南銀保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十二)嚴厲打擊涉食品違法犯罪。深入開展“鐵拳”行動,聚焦重點領域查辦一批違法案件,嚴打重處性質惡劣的違法行為。落實“處罰到人”要求,依法實施行業禁入。(省市場監管局)開展“昆侖”專項行動,突出打擊食用農產品領域多發性“潛規則”、食品非法添加,以及餐飲環節制售劣質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違法犯罪活動。組織非法添加新型化學衍生物犯罪集中破案攻堅。(省公安廳、省人民檢察院按職責分工負責)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嚴厲打擊凍品、農產品等走私違法犯罪活動。(長沙海關牽頭,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人民檢察院、省高級人民法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嚴厲打擊使用禁限用藥物、私屠濫宰、屠宰病死畜禽等違法違規行為。(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公安廳、省人民檢察院、省高級人民法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監督管理等領域行刑銜接,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強化信用聯合懲戒。推動建立完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檔案。實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將抽檢不合格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等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將相關市場主體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省市場監管局)推動食品工業誠信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評價工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深入推進農安信用試點。(省農業農村廳)
五、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十四)加強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落實“三張清單加一項承諾書”制度,開展包保工作督查,推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地落實。推動健全各級食品安全辦實體化運行機制,更好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建立部門間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交流機制。(省食安辦牽頭,相關單位按職責負責)
(十五)提升風險評估與抽檢監測水平。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部門通報會商。強化風險評估屬地運用。(省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部門食品抽檢量不低于3批次/千人。選擇重點品種項目,探索開展延伸性監測。加強食品相關產品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推動“你點我檢”活動深入開展。(省市場監管局)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將小品種納入監測和整治范圍。種養殖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定量檢測量不低于1.7批次/千人。開展糧食、黑茶等農產品專項風險評估。(省農業農村廳)強化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提升糧食檢驗監測能力水平。有針對性地對重點品種和地區實施重點監測。全省糧食和儲備部門抽檢量不低于1.33萬批次,每萬噸糧食產量不少于1個監測樣品。(省糧食和儲備局)完成2600批次食用林產品及產地土壤檢測。(省林業局)
(十六)推進智慧監管。開發建設并運行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備案系統,推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和農批市場開辦者全面使用全國農批市場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持續推廣應用第三方冷庫備案系統。推動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電子追溯系統建設。全面推廣使用監管責任、屬地責任、主體責任“三責融合”的食安湖南綜合服務平臺。(省市場監管局)開展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與控制關鍵技術研究,提升食品安全精細化主動防控水平。(省科技廳)宣傳推廣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追溯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繼續開展“陽光農安”試點工作,推進生產記錄便捷化、電子化。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推廣應用,推進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配合)
(十七)強化技術支撐。穩定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深入實施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市縣農產品質檢機構“雙認證”率達到80%以上。集成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從源頭降低農藥使用安全風險。積極推廣常規農藥快檢技術,開展膠體金速測試點。(省農業農村廳)大力推進食品安全關鍵技術攻關,加強洞庭實驗室等相關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建設。(省科技廳牽頭,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農科院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
(十八)推動健全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推動修訂《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制訂《湖南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標準制定行動方案(2023—2025年)》《湖南省營養健康食堂建設管理規范》等。(省衛生健康委牽頭)制訂《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等規章實施辦法,建立落實食品抽檢發現嚴重風險快速應對機制。修訂《湖南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辦法》。(省市場監管局牽頭)
七、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九)推進許可認證制度改革。認真貫徹實施重點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推動各地強化食品經營許可數據歸集和電子證推廣。(省市場監管局)推動有機產品認證等食品農產品認證實施工作。(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開展食品生產質量提升行動,持續推動特色食品全產業鏈食品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和產業提質升級。(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林業局、省糧食和儲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認真落實湖南省“十四五”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推動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國標,鼓勵企業優化產品配方、培育優質品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目錄制度,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擴大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繼續優化屠宰產能布局,加快提升現代化、自動化屠宰能力。(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推動食品工業預制化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開展“千企萬坊”幫扶行動,促進企業建設高標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省市場監管局)
八、積極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二十一)推進“雙安雙創”示范引領行動。完成對第二批和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城市的跟蹤評價,組織第四批創建城市省級初評。推進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全程紀實管理,探索建立常態化評價管理機制。(省食安辦)組織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核查驗收,遴選推薦第四批創建縣(市)。(省農業農村廳)
(二十二)積極開展宣傳引導和應急處置。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和“5·17預防野生蘑菇中毒宣傳日”活動。(省食安辦牽頭,相關單位配合)打造權威發聲平臺,講好湖南食品安全故事。組織及時報道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宣傳先進典型,開展輿論引導,幫助群眾提高食品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開展食品安全主題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食品安全健康科普知識。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宣傳普及。(省食安委成員單位、省科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完善食品安全應急體系,認真實施《湖南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加強重大輿情研判和處置,按規定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工作。(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衛生健康委、省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負責)開展食品安全公眾滿意度調查。(省食安辦、省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組織實施
(二十三)有關成員單位每半年向省食安辦提交本部門食品安全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林業局、省市場監管局、省糧食和儲備局、長沙海關、省教育廳)各市州、各成員單位年底前向省委和省政府報告本地區本部門貫徹落實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情況。(省食安辦牽頭,省食安委成員單位)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