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2024年06月11日-06月16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
網曝知名茶飲品牌員工在水池洗腳 公司回應、市監局通報
6月11日,“蜜雪冰城客服回應員工在水池洗腳”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報道,6月10日,網傳蜜雪冰城員工脫鞋在水池中洗腳,引發關注。6月11日,蜜雪冰城回應稱:經核實,視頻中的店員為門店老板父親,因工作中腳部燙傷,用冷水應急處理,出現該行為。目前已對涉事門店責令閉店,并對該門店進行消毒,對全體店員進行規范培訓、整改。
對此,6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發布了關于對蜜雪冰城(潘家園店)檢查情況的通報稱,在調查中,該店負責人承認視頻中反映的員工在水池中沖洗腳部的行為確實存在,并表示該員工是由于操作過程中意外燙傷腳部后通過沖洗進行緊急處置。經執法人員現場調取店內監控視頻,視頻顯示上述情況確有發生。由于該員工在操作區水池內沖洗腳部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執法人員責令該門店立即進行全面的場所清潔與消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目前,該門店處于閉店狀態,該局將對其衛生消殺及整改工作等相關情況持續跟進。隨后,執法人員對蜜雪冰城總部進行了約談,并提示其應對各門店加強培訓,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加大巡查力度,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約談中,該公司提供了當日監控視頻記錄、涉事員工腳部燙傷照片及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斷證明。
小學生吐槽食堂飯菜被教育?學校回應、官方通報
近日,江蘇一小學生發視頻稱“因喊話學校飯菜被做思想教育”一事引發關注。
該小學生對學校食堂的飯菜質量表示不滿,認為學校食堂提供的飯菜里有發芽的蘿卜、蒼蠅、沒熟的土豆等問題,并公開提出批評,結果被學校教導處叫去進行了思想教育,校方認為男孩的行為否認了食堂阿姨的勞動。然而,小男孩并未因此屈服,回家拍視頻繼續發聲,批評學校態度,質疑食堂質量,并表示如果學校認為這樣的飯菜是勞動成果,他寧愿放棄學業,去和食堂工作人員一起做“垃圾菜”。視頻發布后,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對此,學校辦公室負責人倪老師表示,視頻發布者是該校六年級學生韓同學。學校發現他發布的相關視頻后,立即進行了調查和溝通。韓同學和他的家長都對此表示滿意。其中,關于食堂問題,倪老師解釋,韓同學提到食堂中有蒼蠅的問題,但沒有提供實質的證據,無從考證。“他還說發芽的蘿卜,但其實蘿卜上有須是正常的。”對于土豆未煮熟的問題,倪老師解釋說:“他提到的沒有煮熟的土豆,可能只是中間有一塊比較硬。如果真的沒有煮熟,其他學生應該也會有不良反應。”對于西紅柿的梗,倪老師表示:“切開西紅柿后有一個比較硬的部分是正常的,但他認為是梗。”
此外,6月13日晚,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發布情況通報:近日,有報道稱學生反映學校食堂飯菜存在問題。教育局高度重視,已成立調查組并聘請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對網上反映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和健康成長。
“端午后賣不完的粽子去哪兒了”引關注
6月11日,“端午后賣不完的粽子去哪兒了”的話題上熱搜。
據報道,6月10日,多家食品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食品企業在每年端午生產粽子前會根據往年銷量來制定大概的生產計劃,即使端午節期間有部分粽子賣不出去,他們也會在后期通過降價、網絡銷售等渠道進行銷售。最后還未出售完的粽子會考慮賣給飼料加工企業,但是在此之前企業會盡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食品生產企業一般會有比較精準的成本把控機制,會提前預判端午節前后粽子的生產數量,而且粽子相比于月餅被日常接受的程度更高,因此不太會出現大量滯銷而過期的情況。此外,粽子“再加工”成本較高,因此也不必擔心粽子被重新加工成其他食品。
靠鍋氣來分辨預制菜已經沒用了 “鍋氣香精”引爭議
煙火氣,一直被認為是現炒菜和預制菜的最大區別。消費者普遍認為預制菜缺乏煙火氣、沒有鍋氣。然而,據報道,近期,有商家已經開始針對鍋氣做文章。利用添加“鍋氣香精”、用砂鍋加熱等方法,可以對預制菜進行“美顏”讓食物跟現炒的一樣。
那么,鍋氣香精能否使用?是否安全?有媒體記者從網上下單了一瓶10ml的鍋氣香精。該產品的配料表只寫著“食品用香料輔料”,但具體有哪些物質合成,并未顯示。食品用香料輔料是天然的還是化學合成的?產品客服表示,食用香精是參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經精心調配而成具有天然風味的各種香型的香精。打開瓶蓋,立即就能聞到濃烈的香氣,像是廚房里冷卻后的油氣味。瓶子上顯示適用范圍是在符合GB30616的原則下用于各種加工食品。建議用量為0.1-0.2%按需添加。客服告訴記者,在炒菜快炒好的時候按照一公斤原料加入1毫升香精的比例添加即可。
對此,南京市雨花臺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不建議個人消費,也不建議直接食用。
官方回應“賣魚商販滿地打滾撒潑”
近日,網傳視頻顯示,云南麗江一男子買魚時復秤發現疑似缺斤少兩,雙方發生爭執后商販滿地打滾并發出慘叫。
對此,6月10日,麗江古城區市監局通報稱,6月9日14時20分許,古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12345市長熱線”舉報線索,組織執法人員對忠義市場江盛水產品店進行調查處置。經核實,涉事水產品店在稱重時未將裝魚容器(塑料筐)重量去除,并口頭告知消費者所購買魚的重量為3.6市斤。消費者用自帶的彈簧秤對魚進行稱重為3.1市斤。執法人員現場對涉事水產品店的電子秤進行查封扣押,后經麗江市檢驗檢測認證院檢定結果為合格。6月9日21時許,經調解涉事水產品店已向消費者進行賠償。6月10日,市監局依法對涉事水產品店涉嫌欺詐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目前案件正在辦理中。
官方通報桂林火車站超市缺斤少兩
6月12日,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桂林火車站某超市缺斤少兩”的情況通報:6月10日,網絡平臺發布“桂林火車站某超市缺斤少兩”視頻。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象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迅速開展核查。經查,事發地為桂林市象山區林發百貨超市,視頻中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該超市使用未經檢定計量器具,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法律法規,象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依法立案調查處理。
三元與海河牛奶包裝神似被指抄襲?兩企業回應
據報道,6月12日,有消費者稱在部分地區,三元推出的一款巧克力奶包裝與海河牛奶推出的可可奶包裝,兩者的相似度極大,導致誤購。
對此,海河客服方面回應稱,兩款產品沒有任何關系,是三元抄襲海河。三元客服則表示,該款產品已經推出了一段時間,不清楚為何包裝相似。而在淘寶“三元食品旗艦店”中,已經沒有了這款涉嫌包裝抄襲款產品。
知名茶飲品牌回應網友稱買到過期蛋糕
6月9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其于當日下午通過外賣平臺在奈雪的茶的深圳一家門店購買了一杯飲品和一份蛋糕,收到商品后卻發現,蛋糕已經在前一日過期。蛋糕產品底部標簽顯示“此日期前最佳:2024年6月8日23:59”。
對此,6月10日,奈雪的茶總部方面回應稱,經查實,產品并未過期,系因使用新標簽機,員工錯將解凍標簽貼成保質標簽,已向顧客解釋,并全面加強內部培訓。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