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www.久久精品视频,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久久九九亚洲,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打野战,国语精品一区,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推薦標法輿情動態
 
當前位置:主頁 >> 標法輿情動態 >> 標準法規動態 >>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等7部門關于促進糧油產業穩定發展的意見 (浙農種發〔2025〕7號)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等7部門關于促進糧油產業穩定發展的意見 (浙農種發〔2025〕7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9-22  來源:浙江省農業農村廳
核心提示:為保護農民糧油生產積極性,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進一步鞏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省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在125億斤以上,經省政府同意,現就促進我省糧油產業穩定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為保護農民糧油生產積極性,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進一步鞏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省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在125億斤以上,經省政府同意,現就促進我省糧油產業穩定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升糧油生產基礎保障能力

(一)強化耕地保護利用。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升“田長制+耕地智保”實戰實效,夯實“人防+技防”耕地保護體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全面推進“多田套合”農用地布局優化,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到2027年全省糧食生產功能區(含儲備區)達1000萬畝。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使用管護,統籌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加強耕地用途管控,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嚴格治理耕地拋荒,引導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生產功能區種植一季以上糧食作物。實施土壤健康行動,推進酸化耕地治理,落實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改善提升耕地地力和產出能力。加強冬閑田綜合利用,提高耕地利用率。

(二)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質效,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帶動小農戶能力。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推動現代“新農人”培育行動,開展糧油產業“領頭雁”、農機一線“專家”、“糧二代”等技術骨干專項培訓,為糧油產業提供人才支持。

(三)加強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根據糧食生產、收購和產業發展需要,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合理規劃布局,打造5公里農事服務圈。圍繞水稻、小麥、油菜等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服務能力,疊加數字農業、秸稈收儲等服務功能。提升現有農事服務中心水稻育插秧服務能力,優先支持機插育供秧站點建設,實現機插服務全域覆蓋。鼓勵創新開展農機租賃、全程托管等服務模式,滿足農戶多樣化服務需求。到2027年,全省規劃布局建設省級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區域性農事服務中心350個以上,各類農事服務站點1000個以上,實現糧油生產農事服務功能全覆蓋。

(四)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根據區位優勢,以糧油作物為重點,加強優勢區域良種繁育基地和南繁基地建設,提升種子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和種子加工倉儲設施設備,提高種子生產標準化、機械化水平。到2030年,全省建立農作物良繁基地面積25萬畝以上,著力構建“十縣百基地”良繁格局,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合格率達98%以上。

二、完善糧油產業扶持政策

(五)完善生產扶持政策。實施糧油規模種植補貼,省財政對全年稻麥油復種、一季旱糧種植和“三園”地間作套種同一旱糧作物(不含大小麥)種植50畝以上的規模化主體(含制繁種),按實際種植面積給予每畝120元的直接補貼。加強農資成本監測,落實省級規模種糧動態補貼政策。加大糧油生產社會化服務支持,對開展水稻等主要農作物統防統治和水稻機插秧等社會化服務予以補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優化補助方式,支持水稻機插等糧油單產提升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在落實中央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基礎上,省財政對糧食播種面積或增量位于全省前列的縣給予一定獎勵,探索建立省級產油大縣獎勵政策。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規范補貼資金管理。突出多目標導向,鼓勵市縣探索建立各類涉糧補貼與產量形成、拋荒整治等相結合的正向激勵和負面清單機制。加強補貼資金全流程數字化管理,落實補貼資金發放公開公示等制度,提高補貼資金績效。

(六)落實收購和訂單獎勵政策。嚴格執行省定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推動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良性互補,守牢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健全完善儲備訂單糧食獎勵政策,對所有種植早稻的種糧主體實施訂單全覆蓋。各級財政對按照訂單等收購政策向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交售自產小麥、稻谷的種糧主體給予獎勵。省級小麥訂單每百斤獎勵30元,每畝不超過150元;省級早稻訂單每百斤獎勵30元;省級晚稻訂單每百斤獎勵20元,每畝不超過180元。市縣相關獎勵標準自定,鼓勵實行帶訂單余缺調劑。維護油菜籽合理市場定價,做好產銷對接服務,持續引導深化油菜籽市場化收購。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給予油菜籽收購、菜籽油加工產業適度的財政補貼。積極倡導政策性糧食收購凈糧入庫,鼓勵對參與現代化糧食收購服務體系建設的糧食收購服務主體按規定給予適度獎勵。實施訂單良種獎勵政策,省財政對與種子企業簽訂訂單合同并按訂單交售水稻、小麥良種的種子生產者,按實際交售種子數量給予獎勵,每百斤常規水稻種子獎勵30元;每百斤雜交水稻種子獎勵100元,每畝最高不超過300元;每百斤小麥種子獎勵30元,每畝最高不超過150元。

(七)強化金融保險支持。完善以政策性農業保險為基礎的農業保險保障體系,推行政策性水稻、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實施玉米、大麥、油菜種植和雜交水稻制種等政策性農業保險,由各級財政按現行標準給予保費補貼,鼓勵開發政策性農業保險新產品。實施糧食生產貸款貼息政策,對規模化種糧主體符合條件的糧食生產貸款,省財政按3%的貼息率且不超過實際貸款利率的70%(兩者取低值)給予貸款貼息,各地通過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切實加強合作銀行規范化管理,嚴格落實貸款對象、貸款利率、貼息標準等政策規定,并結合當地實際加大貼息力度。健全完善糧食收購市場化融資支持機制,實施糧食收購市場化貸款貼息支持政策。

三、提升糧油生產水平

(八)深入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聚焦主要糧油作物,突出大面積和整建制,突出“五良”融合,突出關鍵環節,突出主體帶動,深入開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選育推廣高產優質多抗糧油品種,加強糧油生產先進技術集成應用和專題培訓,組織開展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等活動。每年建立省級糧油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50個,省市縣三級糧油高產示范方1000個以上,加快完成中央油茶保供三年行動計劃任務。

(九)大力提升糧油生產農業機械化水平。深入開展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加快小型化、輕便化、多功能先進適用農機研發應用,重點強化水稻油菜機插、油菜大豆機收和丘陵山區機械化作業等薄弱環節,大力推廣精量化播種、精細收獲減損技術。2030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7.5%,水稻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8%以內。

(十)推進糧油生產綠色可持續發展。全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廣使用綠色防控措施和綠色農資,強化應用側深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減少單位面積農藥化肥使用,每年建立省級綠色防控示范推廣基地100個。大力推廣糧經輪作、水旱輪作、農牧結合、綜合種養等“千斤糧萬元錢”生產模式,充分利用中低產田、低洼田、冬閑田等地塊開展稻漁綜合種養,增加農民經營收益。健全農業防災救災減災體系,落實落細防災減災舉措。

四、推進糧油全產業鏈建設

(十一)扶持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鼓勵和引導糧食規模經營主體,建立以訂單、合同、股份等為紐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進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建設,推動優質稻米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重點扶持一批有生產基地、加工設備、注冊商標、銷售渠道并帶動小農戶種糧增收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主體,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積極培育“浙江好糧油”品牌。對優質稻米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主體,建造倉儲、購置烘干設備和冷藏設施用地予以統籌安排和重點支持。大力推行以股份合作為主導的林地經營權規模化流轉,建立流轉收儲平臺,推動實施油茶林地規模化經營。

(十二)加強儲備管理。全面落實地方儲備糧油規模,優化儲備品種結構,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70%;中晚稻比例不低于40%。有序開展儲備輪換,各地月末儲備糧實際庫存不得低于儲備規模的70%。加強地方儲備糧省外代儲監管,省發展改革委、省糧食物資局負責統籌全省地方儲備糧省外代儲計劃,各市負責統籌所轄縣(市、區)省外代儲計劃,報省發展改革委、省糧食物資局同意后實施。省外代儲儲備糧數量不得超過全省儲備規模總量的20%。落實省市縣三級種子、農藥、化肥儲備制度和任務。

(十三)搞活市場流通。加強省際糧食產銷合作,建立穩固的省外糧源基地,暢通糧源渠道,確保有效供給。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持續實施“六大提升行動”。加快推進省級、區域、市縣應急保障中心和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確保糧食應急保障能力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完善規模以上糧油加工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管理,鼓勵倡導社會多元主體自主儲糧。深化現代化糧食收購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糧食收購服務主體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加快形成“產購儲運加銷”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糧食生態體系。推進“五優聯動”擴面提質,全省每年實施規模不少于100萬畝。

(十四)加強木本糧油全產業鏈發展。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大力發展森林食品,支持木本糧油種植基地建設,推廣高產優質品種,提升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推動木本糧油精深加工,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完善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升木本糧油產業科技含量;拓展線上線下市場渠道,打造區域特色品牌,推動木本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

各地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糧食安全屬地責任,不斷加大政策扶持,統籌抓好糧油生產、收購、流通、儲備、產銷協作和節糧減損等各項工作,推動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各級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供銷、糧食物資、林業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全力抓好糧油生產保供工作。

寧波市參照執行,具體扶持政策根據當地實際自行確定。

本文件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有關糧油產業扶持補貼政策從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國家和省對糧油產業扶持政策有調整的,從其規定。

附件:農資應急儲備指標分解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浙江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浙江省林業局

2025年9月14日

附件

農資應急儲備指標分解

地  區

糧食種子

(萬斤)

油菜種子

(萬斤)

農藥

(噸)

化肥

(萬噸)

全  省

2250

14.2

700

26

杭州市

187

1.91

52

1.27

寧波市

201

0.68

56

1.38

溫州市

212

0.66

59

1.45

湖州市

131

0.8

37

0.9

嘉興市

190

0.45

53

1.29

紹興市

174

0.87

49

1.2

金華市

198

1.38

55

1.35

衢州市

131

2.3

37

0.9

舟山市

19

0.08

5

0.15

臺州市

170

0.55

48

1.17

麗水市

137

0.3

39

0.94

省本級

500

4.22

210

12(旺季)

2(淡季)

注:油菜、小麥、早稻、晚稻種子分別在7月底、8月底、10月底和次年1月底之前入庫;省級化肥儲備旺季(4—9月)12萬噸,其中尿素5萬噸、復合肥5.5萬噸(配方肥不低于3.85萬噸)、鉀肥1.5萬噸,省級化肥儲備淡季(10月—次年3月)2萬噸,其中復合肥1.5萬噸(配方肥不低于1.05萬噸)、鉀肥0.5萬噸,市縣兩級化肥儲備時長和品種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少于6個月;農藥儲備時間為4—10月。年度間儲備指標有調整的,從其規定。

附件下載: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等7部門關于促進糧油產業穩定發展的意見

 

 
關鍵詞: 糧食 糧油 農業
 
推薦產品&服務MO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澳门| 耒阳市| 华坪县| 松滋市| 东辽县| 曲麻莱县| 呼和浩特市| 合川市| 神木县| 阜康市| 九龙县| 同德县| 高平市| 积石山| 塔城市| 丹凤县| 长武县| 西峡县| 本溪市| 宁陕县| 龙泉市| 普兰店市| 平凉市| 桃江县| 黄浦区| 玛沁县| 罗源县| 交口县| 嘉禾县| 凤翔县| 丰县| 钟山县| 永宁县| 浮山县| 宁海县| 兴国县| 江安县| 泽州县| 高淳县| 孙吴县| 建宁县| 浦江县| 余姚市| 扎兰屯市| 海淀区| 宽甸| 布拖县| 德安县| 涞水县| 南充市| 博野县| 留坝县| 新余市| 通道| 嘉禾县| 庆城县| 成武县| 望都县| 小金县| 宜兰县| 平湖市| 桃源县| 唐山市| 司法| 巴彦县| 广水市| 武宣县| 易门县| 墨脱县| 聂荣县| 若尔盖县| 四川省| 从江县| 武定县| 文昌市| 津市市| 无棣县| 玉屏| 德兴市| 新营市|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