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市聯合工作組10月17日發布通報:10月14日,濱州職業學院發現陸續有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情況,學校及時組織學生送醫就診,疾控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流調采樣。經實驗室檢測,在病例糞便和肛拭子中檢測出諾如病毒陽性。截至目前,累計到醫院就診413人次,其中住院治療17人,癥狀均為輕癥。事情發生后,濱州市成立由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和濱城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省市相關部門專家現場指導,組織開展就醫診治、病因追蹤等工作。濱州職業學院病例監測、重點區域消殺、健康宣教等工作正有序開展。
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11月16日。《規定》擬通過明確平臺與第三方機構、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及委托配送單位在食品安全上的責權邊界,細化平臺在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資質審核、日常監測抽查以及信息公示等方面的要求,有效防止“幽靈外賣”現象。《規定》明確“一證一店”的經營模式,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使用同一經營資質在同一平臺開設多家網店。明確平臺提供者信息公示的要求,平臺提供者應當持續公示經營資質,網店招牌名稱應當與實體經營門店招牌名稱一致,取餐地址與經營資質載明的經營場所一致。同時,為“無堂食”商家加注專屬標識,并對展示位置和頁面進行規定。
兩家知名乳企不正當競爭糾紛案落錘
近日,國內乳業兩大龍頭企業伊利與蒙牛之間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塵埃落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雙方上訴,維持原判,判令蒙牛公司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并賠償伊利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00萬元。2020年8月,伊利推出由專業設計公司打造的新款“金典”牛奶包裝。2023年底,蒙牛公司推出的“精選牧場”牛奶引發伊利公司關注。兩款產品均采用“乳白色底色+墨綠色元素”配色,正面左上方同為墨綠色底框配白色字體,“純牛奶”字樣及凈含量標注的字體、顏色與位置一致,右側插畫均以綠漸變草原為底,搭配奶牛、牧場等元素且風格相近。在協商無果后,伊利公司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蒙牛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及因制止侵權行為支出的合理開支合計2000萬元。南京中院指出,結合“金典”牛奶的市場知名度及實際發生的消費者誤認情況,足以認定構成不正當競爭。綜上,南京中院判決蒙牛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賠償伊利公司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共計500萬元,同時駁回伊利公司關于登報消除影響的訴求。伊利公司和蒙牛公司均不服判決,上訴至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高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判決駁回伊利公司、蒙牛公司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三大外賣平臺試點取消騎手超時罰款
近日,京東外賣宣布,已在深圳、南京、哈爾濱、武漢等全國25個城市試點取消騎手訂單超時罰款,改為啟用“服務分”管理機制。根據試點規則,騎手若出現配送超時,將不再直接扣除現金,而是依據超時區間扣除相應服務分,推動管理方式從處罰約束向正向激勵轉變。此前,餓了么宣布針對眾包騎士反饋超時扣款的取消,餓了么平臺正在試點推廣新版服務分,通過扣服務分等方式取代原有的超時扣款;美團公開表示,將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騎手超時罰款。
10元15個散裝月餅遭瘋搶
中秋過后僅10天,商超內月餅已難覓蹤跡,而成都街頭卻涌現出不少低價散裝月餅傾銷攤位。10月15日晚,武侯區三環路內側,一輛小型貨車化身流動攤位,車斗里的散裝月餅以“10元15個”“5元6個”的低價叫賣,涵蓋奶香椰蓉、鳳梨等多種口味。據悉,這些月餅僅用透明塑料袋簡單包裝,袋面僅有口味及“新都冠生園”標志,未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等關鍵信息。攤主稱月餅源自冠生園工廠,是中秋后退回的禮盒拆售品,紙箱標注生產日期為9月9日,保質期6個月。據攤主透露,一車2000斤月餅已售出大半,買家用途多樣,既有人食用,也有人買去喂狗或取餡做甜品。10月16日,新都區冠生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街頭低價散裝月餅確為工廠禮盒拆售品,因拆散后未重新標注信息,提醒消費者食用前需檢查外觀,確認無霉變等問題再食用,目前工廠月餅已清庫,街頭售賣均為零售商自主行為。
60斤活羊實稱30多斤門店已停業
近日,一名自媒體博主在重慶渝北區、巴南區兩家烤全羊店消費時,發現其套餐標注60斤的活羊實際稱重僅30多斤,涉嫌嚴重缺斤少兩。10月16日,該博主表示,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其中一家涉事店鋪已停業整頓。另一家店仍在營業,老板表示,“市監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但是我們的秤是沒有問題的,目前在等官方的調查結果。”博主牛先生還透露,目前,兩家烤全羊店已按“退一賠三”規定,向他作出了賠償。同時,他也解釋了自己的動機,“我并非為了索賠而維權,而是希望就此推動市場誠信經營。希望商家能誠信經營,杜絕缺斤少兩的行為。”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5年10月15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干蘑菇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