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優恪測評的8款海鮮方便面全部警示(D-),這一結果讓很多人對其他口味方便面充滿期待,這不,牛肉味兒、雞肉味兒和排骨味兒的一股腦全來了。結果,統一、合味道、農心、康師傅、今麥郎和三養6個廠家的18款方便面,同樣難逃最低的警示評級,栽在了礦物油、有害脂類、霉菌毒素等大坑里。
18款方便面全部含礦物油
18款產品均檢出了礦物油,包括礦物油飽和烴(MOSH)、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和礦物油芳香烴(MOAH)。這些成分可能來自方便面的桶裝印刷顏料,也可能是在方便面生產過程中帶入。
核心期刊《中國油脂》曾刊文稱,礦物油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引發突發性食物中毒,且會在人體的肝臟、腎臟、脂肪等組織中蓄積。
不要以為面桶中的礦物油會老老實實留在桶里,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包裝工程系張欽發教授曾對優恪表示,礦物油與食品接觸后會遷入食品中,特別是油脂含量高的食品,遷移的可能性更大。
優恪認為,生產商應盡量避免礦物油出現在食物中,建議兒童不要食用含礦物油成分的食品。
8款產品面餅霉菌毒素含量偏高
提到霉菌毒素,我們首先想到發霉的食物。然而,有些食物中霉菌毒素肉眼可能根本看不到,比如這8款方便面:統一4款、康師傅3款、合味道1款就因霉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含量大幅偏高/偏高而被降4級/2級。
學術期刊《毒理學雜志》曾發文介紹,DON在人體內可能有一定的蓄積,高劑量的攝入可能會導致厭食、嘔吐、腹瀉等急性中毒癥狀,嚴重時會損害造血系統造成死亡。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曾對優恪表示,DON在國家標準的限值內(含量≤1mg/kg)不會對人體有太大影響。
8款產品雖未超國標,但其中2款超過世衛組織暫定的每日最大耐受攝入量(PMTDI)(以體重為60 公斤成年人計),另外6款超過50%。
16款產品有害脂類含量較高
除三養和合味道2款產品的有害脂類含量為痕量外,其余16款產品因有害脂類——3-氯-1,2-丙二醇(3-MCPD)脂肪酸酯和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含量偏高/大幅偏高被降級。
這兩種物質產生于食用植物油脂和其他食用油精煉的過程中,容易與油脂分子結合在一起,但一般不是廠商刻意添加。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二者在消化過程中水解成的游離3-MCPD和游離縮水甘油分別評定為2B級的“可能的人類致癌物”以及可損害遺傳基因的2A級“很可能的人類致癌物”。
但世衛組織、歐洲食品安全局等機構認為,如果能將食物中的3-MCPD攝入量長期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對健康基本不會造成明顯危害。
因此,雖這兩種物質的危害目前暫無結論,但優恪基于更加安全的考慮,仍對產品進行了降級。

小貼士
• 雖然所有產品都滿足國標,但是方便面并不是值得推薦的食品。如果只是偶爾食用,并不會立即致病,但如果經常食用,就不健康了。
• 將初次泡面的水倒掉,可減少油脂的攝入。
• 醬包及調味料包等只加入一半或更少,可減少鹽的攝入。
• 搭配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和雞蛋等可豐富方便面的營養成分。
• 不建議搭配火腿腸、榨菜等本身含鹽量較高的食品。
測評報告
檢測結果
優恪本次檢測的8款牛肉味、5款雞肉味和5款排骨味方便面,全被評為警示(D—)。
提鮮全靠人工合成增味劑
為了提升面條的口味和韌性,廠商在方便面中添加了大量有爭議的成分。此次檢測的所有產品中都含有以谷氨酸鈉(即味精)為代表的人工合成增味劑。
谷氨酸鈉可以提鮮,以滿足食客對口味的需求。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會(FASEB)的報告顯示,對于極其少數敏感人群,如果臨床上直接攝入3克或以上的谷氨酸鈉,可引發頭痛、頸部僵硬、乏力等癥狀。
部分送檢產品含有可以提升口味的酵母提取物及人工合成增味劑5'-呈味核苷酸二鈉;酵母提取物實際上也含有谷氨酸鹽。
優恪也發現,幾乎所有的方便面中均添加了食用香精/增味劑,以產生天然食材本身無法達到的香味。出于謹慎考慮,如果廠商在產品中添加食用香精/增味劑,則會導致降1級。
部分產品含有歐盟禁用成分
5款康師傅方便面均因標示含有聚丙烯酸鈉而被降1級。
聚丙烯酸鈉并不在歐盟食品添加劑條例(Regulation No 1332/2008)允許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中,也就是說,在歐盟范圍內,禁止這一成分添加到食品中,但中國國標允許聚丙烯酸鈉添加到食品中。
聚丙烯酸鈉具有很強的吸濕性,可在嬰兒尿布中充當吸濕劑。在方便面中添加該物質,可能是出于生產工藝的原因,或作為增稠劑,使面條更有韌性。
一包方便面,全天鹽量就夠了
鹽可能導致敏感人群血壓升高,本次檢測的18款方便面中均含有過量的食鹽。
德國營養協會(DGE)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更低,僅為5克。
從分量上來看,一桶方便面可以算作一頓正餐,因此,優恪認為其含鹽量不應超過2克。然而,所有送檢產品的含鹽量明顯高于2克,其中2款今麥郎和1款統一產品的含鹽量甚至超過了6克。
康師傅紅燒排骨面檢出轉基因成分
德國最大的環保組織——德國環境及自然保護協會(BUND)指出,轉基因成分會將可能致敏的新型蛋白質帶入食品中,轉基因植物也可能給生態環境帶來風險,例如轉基因植物通過授粉與野生植物繁育出的后代也會帶有轉基因成分特性。
優恪對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的產品進行了轉基因成分檢測,僅康師傅紅燒排骨面1款產品中檢出了轉基因大豆成分。
反式脂肪酸標注為零≠沒有
實驗室也對方便面中有害的反式脂肪酸進行了檢測。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介紹,反式脂肪酸可以在油脂的氫化加工過程中產生,會增加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即“壞”膽固醇),同時又會減少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好”膽固醇),因而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實驗室在所有送檢的方便面中都僅檢出了極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所以沒有產品因此在成分具體評分中降級。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所有產品均含有痕量的反式脂肪酸,但有6款產品標示了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這也導致了這些產品在其他缺陷中降1級。
值得關注的成分
優恪委托實驗室對下列成分進行了分析:
a) 產品是否會受到包裝油墨及材料中礦物油成分污染;
b) 廠商是使用優質的天然原材料,還是人工香精和增味劑來提高產品的口味;
c) 產品中是否含有爭議的成分,如湯料中作為酸度調節劑的磷酸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或是含有某種歐盟法規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d) 方便面的面餅是否受到霉菌毒素污染;
e) 產品中是否含有轉基因或是輻照成分、農藥殘留、重金屬、反式脂肪酸以及可致癌的脂類;
f) 每份方便面的含鹽量是否過高,因為敏感人群過量攝入鹽會導致高血壓。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