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農業展望大會4月20-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特色品種展望專題報告會。會上,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任妮作“中國大閘蟹產業現狀與展望”專題報告。
任妮:未來大閘蟹供需基本處于穩定狀態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任妮表示,從國家大閘蟹養殖情況來看,整體的養殖面積波動性非常小,產量也是略有波動性的增長。生產上,主產區非常聚焦,93%左右的長期固定在6個省份,江蘇省占40%-50%。消費情況,消費區域遍布全國,重點聚焦經濟發達城市,消費人群年齡段廣,購買渠道多樣,線上線下協同聯動。加工流通情況,精深加工類型多樣,電商平臺和冷鏈物流齊頭并進,流通體系日趨完善。從貿易量上看,處于自給自足狀態。價格上,季節性波動非常明顯,受規格以及公母的影響非常大。整個收益差距性非常大,受到極端自然災害、養殖環境、水體條件、疾病等多種因素影響,易造成產量不穩定。
任妮認為,未來大閘蟹養殖面積增速會放緩,產量穩中有升,供需基本處于穩定狀態。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將保持持續的增長狀態。精深加工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市場價格呈現季節性波動,未來幾年價格波動趨穩,但仍會受上市時間、公母、規格及節慶因素的影響。電商平臺的網絡銷售渠道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尤其是高效冷鏈的物流體系,直接將生產端、銷售端完全連通起來。
政策上,任妮建議調整大閘蟹的產業結構,推動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推動以大閘蟹為主題的休閑旅游文化產品。鼓勵大閘蟹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培植大閘蟹產業龍頭企業,發揮合作社組織管理優勢。借助信息技術推廣大閘蟹養殖標準化工程。研究建設大閘蟹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加強品質監管,優化大閘蟹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加強品牌的宣傳力度。
來源:大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