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一聲“春雷”,拉開四川省“春雷行動2021”暨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執法行動的序幕。
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省市場監管局的統籌組織下,全省系統上下精心布置、行動迅速、扎實推進,圍繞“防疫治亂保安全提質穩增促發展”行動主題,通過3個多月的集中整治,有力打擊違法行為、守護民生安全、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發展,取得明顯的法律效果、經濟效果、社會效果。
多措并舉 強力推進
加強組織領導,高位謀劃統籌,推動行動有力有效。副省長李云澤出席啟動部署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從高度重視“物防”工作、梯次筑牢“四道防線”、壓緊壓實“四個責任”、進一步提高防控實效和統籌推進“春雷行動”5個方面作了系統部署。各市(州)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通過專題批示、調研督導等方式,壓緊壓實責任,推動工作落地落實。攀枝花、瀘州、德陽、綿陽、廣元、南充、廣安、巴中8市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行動工作方案,成都、廣安將“春雷行動2021”納入市委市政府元旦春節重點工作,達州、瀘州、涼山由分管副市(州)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涼山州春雷行動領導小組為州政府常設議事協調機構,市(州)黨委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48條次,帶隊檢查89次。
狠抓大要案件,強化行刑銜接,確保監管長出牙齒。全省系統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各項執法行動,突出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強化行刑銜接工作,保持“利劍高懸”的高壓態勢,震懾違法犯罪行為,讓監管“長出牙齒”。行動期間大要案件數量較“春雷行動2020”增長36.34%,掛牌督辦增長41.18%。移送司法機關并經司法機關立案的增長61.93%。
創新手段舉措,完善體制機制,提升行動質量效果。全省系統集思廣益,在創新市場監管手段和機制方面進行有效探索,做深做實專項整治,提升行動質效。成都市在全省率先實行冷庫庫長責任制,被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推廣。德陽市建立全省首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為全省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提供可復制的工作經驗。南充市儀隴縣集中監管倉采取最小單元賦碼直達消費者的做法被省指揮部推廣。瀘州市委、市政府印發《瀘州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方案》,建立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18個重點行業知識產權數據庫,促進知識產權保護能力提升。綿陽市市場監管局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出臺《關于建立食品藥品、知識產權保護聯動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率先就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領域建立“府院聯動”工作機制。
強化調研指導,壓緊壓實責任,推進行動有節有序。副省長李云澤春節前先后率隊赴綿陽、德陽等地,就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重點工作開展調研,督促當地全力做好主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穩價工作,切實維護春節假期價格穩定,從源頭上把好食品安全關等工作。省市場監管局印發了《關于2021年春節前省局領導赴聯系市(州)調研督導走訪工作的通知》,由局領導帶隊,分11個調研督導組對各地“春雷行動2021”開展情況進行督導。省市場監管局多次召開調度會,扎實推進行動開展。3月1日至5日,省市場監管局“春雷辦”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全省21個市(州)“春雷行動2021”開展情況進行暗訪檢查。各市(州)也組織督導組對各縣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推動專項行動有序開展。
深化橫向協作,注重縱向聯動,聚集專項行動合力。各地積極加強與相關地區、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著力構建調查取證、信息共享、宣傳報道等工作協作平臺,建立和完善案件共商、優勢互補、力量共用、信息共享的執法辦案聯動機制,強化省市聯動、市縣聯動、縣所聯動及單位內部聯動,形成執法合力,確保行動取得實效。綿陽市市場監管局、遂寧市市場監管局聯合重慶市北碚區市場監管局制定了《“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跨區域執法合作協議》,進一步強化長江一級支流涪江沿江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協作。德陽市市場監管局同農業農村、公安部門共同構建“日常監管、線索移送、辦案協助、聯合執法、掛牌督辦”協作機制,對涉嫌違法案件實施“一案七查”。
處罰規范并重,引導行業自律,促進市場行業規范。各地在做好具體案件查辦的同時,充分運用行政約談、行政指導、引導行業自律等手段,推動行業規范,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德陽、綿陽等地方制定了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明確不予處罰的輕微違法行為,為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寬松發展環境,并通過批評教育、指導約談、回訪回復等非處罰措施,促進經營者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行動期間,全省系統共開展行政指導、行政約談4536次。廣安市推動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協作聯動機制》,全力構建“政府領導、企業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商業秘密保護協同工作格局。
強化宣傳發動,創新方式方法,擴大品牌社會影響。自“春雷行動2021”開展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統籌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宣傳行動安排、行動過程、行動成效,講好執法故事,傳播好執法聲音,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廣覆蓋的宣傳格局。各地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理和反饋辦理信息,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利,形成群眾敢于舉報、愿意舉報,推動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喊打的共治氛圍。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四川電視臺制作專題片4期,通過各類媒體曝光典型案件3批、共計49件案件,各類信息被中國市場監管報、四川觀察、川觀新聞等重要媒體報道3萬余條次。
多點開花 成果豐碩
“春雷行動2021”圍繞“冷鏈物流疫情防控”“知識產權‘護航’”“長江禁捕打非斷鏈”“特種設備安全排險除患”“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和“疫情防控用藥械質量安全”6個子行動推進展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用數據反映工作、用案件體現成效、用規范提升效果、用宣傳擴大影響”的要求,結合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扎實推進各項子行動,攻堅克難、苦干實干,全力以赴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行動期間,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出動執法人員51萬余人次,檢查各類市場主體55萬余個,檢查學校食堂2萬余個,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制造、安全等相關單位2萬余家(戶),取締無證、無照經營574戶,搗毀制假售假窩點79個。開展協作執法5371次,開展行政指導、行政約談4536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1億元。
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案件37802件,案值3.04億元,罰沒共3.71億元。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大要案件6513件,移送司法機關并經司法機關立案的案件319件,省市場監管局掛牌督辦24件。
冷鏈物流疫情防控執法行動——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緊盯正規渠道、非法途徑、重點人群、應急處置“四道關口”,著力推進“集中監管倉+庫長制”,嚴格落實各項防護措施,積極開展打擊非法渠道運輸、儲存、銷售冷鏈產品專項行動,嚴查重罰冷鏈食品走私、地下“黑冷庫”、違規經營銷售等不法行為,確保了總體態勢平穩可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行動期間,共查辦冷鏈物流疫情防控案件1723件,案值1372.55萬元,罰沒2961.47萬元。
知識產權“護航”執法行動——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按照“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總體要求,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行動期間,共查辦知識產權案件2080件,案值2016.22萬元,罰沒1957.58萬元。
“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執法行動——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流域禁捕的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緊盯生產加工環節、餐飲經營環節、集貿銷售環節、網絡交易環節、廣告宣傳環節,以農貿市場、超市、水產品市場等為重點加強監管,強化對網絡交易平臺、自建網站的野生河魚銷售信息監測,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行為,斬斷市場銷售產業鏈,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行動期間,共查辦“長江禁捕打非斷鏈”案件1299件,案值122.10萬元,罰沒271.65萬元。
特種設備安全排險除患執法行動——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發展理念,緊盯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重點設備和重大風險,深入開展特種設備安全排險除患專項執法行動,強化危險化學品相關特種設備、密集場所特種設備、工貿行業特種設備安全整治,夯實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主體責任。對發現的違法行為,按照“四個一律”的要求,堅持零容忍、出重拳,切實治理消除一批重大安全隱患。行動期間,共查辦特種設備安全案件1092件,案值969.78萬元,罰沒2312.77萬元。
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執法行動——全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食品領域亂象治理,以農村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面向農村的食品批發市場為重點場所,以食品批發商、小餐館、校園周邊小超市小商店等為重點主體,嚴厲打擊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或者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山寨食品”、商標侵權食品、農藥殘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等違法行為。行動期間,共查辦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案件1.53萬件,案值7718.61萬元,罰沒9237.82萬元。
疫情防控用藥械質量安全執法行動——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針對疫情防控用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使用環節存在的風險隱患,開展藥品經營使用環節、疫情防控用醫療器械經營使用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加強疫苗配送單位和接種機構疫苗質量安全監管,加強疫情防控用藥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嚴肅查處經營使用假冒偽劣和過期失效藥品行為,嚴防假冒偽劣的醫用口罩、額溫槍、防護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呼吸機等防疫物資流入市場,進入醫療機構。行動期間,共查辦疫情防控用藥械案件4300件,案值7754.42萬元,罰沒11582.74萬元。
自選整治重點工作——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結合當地實際,在全省確定的6子行動框架下,針對人民群眾反響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自選行動,切實解決本地市場突出問題,切實加大執法力度,有力整治各類市場亂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行動期間,共查處其他適用市場監管法律法規案件1.19萬件,案值10415.70萬元,罰沒8767.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