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居民生活用水量最大的時期。隨著桶裝飲用水需求增大,某些廠商為了賺錢就生產出山寨桶裝飲用水,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和營商環境。
5月中旬,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舉報某社區網絡購平臺存在虛假宣傳并銷售“某知名品牌”大桶水的案源線索,執法人員第一時間研判案源,在多次深入實地調查取證毫無進展的情況下,迅速調整調查方向和取證策略,通過網絡平臺眾多的訂水信息,篩選鎖定了訂水頻率高、水量大的某房產中介,一舉查獲某網絡購科技公司利用網絡平臺銷售“山寨”大桶水及開展網頁虛假宣傳的違法事實。隨后,執法人員經過兩個月的調查取證,“山寨”大桶水的批發商和委托生產商一一浮出水面。
經查,該網絡購平臺是一家經營餐飲服務、預包裝食品、快遞業務的網絡科技公司。受利益驅使,與“山寨”大桶水批發商建立業務合作關系,并以青島“某知名品牌”為幌子開展虛假宣傳。同時“山寨”大桶水批發商又委托某飲料公司生產 “山寨”大桶水形成的 “三角”利益鏈。在大量證據事實面前,一起購、銷、生產為一體的連環“山寨”大桶水案成功查處。針對某凈水設備有限公司、某飲料公司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包裝、裝潢近似的標識的不正當競爭混淆行為和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虛假宣傳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有關內容規定,共處以行政罰款人民幣10萬余元,沒收“山寨”大桶水44桶,產品包裝、裝潢12000只。行政處罰決定書下達后,涉案當事人積極配合,第一時間繳納了罰款。
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部署以來,青島市場監督管理局緊密結合職能特點,圍繞“山寨酒水”查辦重點,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出重拳、打鐵拳,在守護民生中彰顯了執法有力度,服務有溫度的工作理念。
生活小常識
如何辨別大桶水的真偽?
1 看桶:正品外觀比較透明光滑,桶體無雜質,無黑點,用手指敲擊桶壁聲音清脆,韌性較強,桶底有生產廠家標識。劣質桶外觀色彩暗淡,透明度較差,桶壁有雜質,多黑點,用手指敲擊罐壁聲音沉悶。同時劣質桶韌性差,在使用過程中易開裂、變形,罐桶底無廠家標識。正品桶比劣質桶稍大。
2 看蓋:正品大桶水蓋,外觀比較透明光滑,呈淡藍色,無雜質,無黑點,韌性較強。劣質蓋外觀呈灰藍色,色彩暗淡,透明度較差,有雜質,多黑點,韌性差。
3 看包裝:正品大桶水,桶貼上“生產廠家、SC”等信息完整、清晰,桶蓋外面有收縮膜、合格證,包裝整齊完整。劣質大桶水桶貼、收縮膜、合格證信息不完整、模糊,包裝凌亂、粗糙。
4 看有無SC標志: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桶水,有好多廠家根本不具備生產條件,衛生條件很差。同時“山寨”版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生產許可證(SC)是衡量一個食品企業生產條件的標志,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查閱這些廠家或企業是否擁有有效的SC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