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調研顯示,過去兩年荔枝連續增產。其中2021年全國荔枝面積792.61萬畝,產量281.41萬噸,提高10.21%,接近2018年的歷史最高產量。2020年全國荔枝總產量255.35萬噸,這是繼2019年荔枝產量進入小年后連續兩年增產。從目前荔枝樹生長、抽穗情況來看,2022年產量有望繼續保持在高位水平。
目前全國主要荔枝產區有6個,分別是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和四川,去年一半增產一半減產。其中廣東荔枝產量最大,2021年達到143.71萬噸,增長11.58%,超過全國一半產量。廣西產量達97.84萬噸,增長18.86%。海南產量達21.9萬噸,增長62.25%。福建、云南、四川產量分別為10.92萬噸、10.24萬噸和2.36萬噸,分別下降47.02%、42.28% 、5.68%。
2021年主栽的各個品種也有不同程度的增產,桂味比上年增產42.28%,三個大宗品種妃子笑增4.84%、黑葉增12.67%,懷枝增6.30%,其中妃子笑已連續三年成為產量最大的品種。荔枝上市期自4月上旬至8月上旬,共約137天。
目前全國各荔枝主產區的荔枝樹生長狀況大致相似,早熟品種妃子笑、白糖罌有花穗抽出,或者花芽將要萌動,產量預計中大年;中晚熟品種桂味、糯米糍和仙進奉等仍處于秋梢老熟期,花量和產量尚無法預測。
去年采果之后,大部分地區、品種和果園的荔枝末次秋梢均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期間轉綠老熟,符合預期。自7月份開始秋梢期降水充足,因此末次秋梢期成熟時間一般比往年早7-10天。但今冬第一個寒潮也在10月底到來,配合較好。一些樹10月中下旬抽發新梢,至少采取一次殺梢處理,保證了秋梢的老熟狀態。四川合江荔枝幾乎全部都進行了殺冬梢處理,果園看起來一片綠色。粵西、粵中和粵東在管荔枝園冬梢都控制得很好。海南海口附近的桂味荔枝明年也有望成花。但欠管荔枝園尤其桂味樹,仍可見到遲梢甚至冬梢紅葉。
截至1月底,今冬已有3次寒潮,最低溫達到10度左右,在20度以下的日最高溫也維持了一段時間。因此,早老熟枝梢已經接受到了三次低溫誘導,晚老熟枝梢也接受到了一次或兩次低溫誘導。三月紅已全部成花,有的已開始開雄花;妃子笑有的果園成花已接近兩成;桂味、糯米糍等中遲熟品種有的已可見到“白點”。接下來應當還有低溫,因此明年全國荔枝仍然有可能保持大年產量。
隨著荔枝產量連續增長,全年荔枝加工量不足的問題更加凸顯。據估計,目前全國所有荔枝加工企業的產能,每年大約40萬噸,只占產量的14%。據悉,業內最大的一家企業,最高年份加工量14480噸,加工40天,最多一天加工了450噸。因此專家建議有一定規模的荔枝園都應該建設一套荔枝干加工設備,把鮮果銷售接近尾聲的大約1-2成果都加工成荔枝干。這樣既可以提高鮮果售價,也能延長產業鏈。荔枝干可以直接銷售,還可以推動荔枝肉干的精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