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方式 |
檢查對象 |
檢查內容 |
檢查頻次 |
時限 |
責任部門 |
|
1 |
日常監督檢查 |
1)食品、食用農產品銷售者;2)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柜臺出租者、展銷會舉辦者;3)自建網站食品銷售者;4)第三方冷庫;5)小食雜店,食品銷售攤販。
|
1.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制定、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設立及履職盡責情況; 2.食品安全自查、進貨查驗、溫度全程控制、購銷過程控制、貯存過程控制等食品安全管控情況; 3.三是銷售標注“特供”、“專供”、“專用”、“特制”、“特需”等字樣的白酒 等法律法規禁止銷售食品違法違規情況; 4.從事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業務的非食品銷售者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情況; 5.自查、監督抽檢、監督檢查、投訴舉報、包保干部督導等環節發現問題整改情況;6.食用農產品銷售者落實《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情況。
|
確保監督檢查覆蓋率達50%以上,檢查結果公示率達100%,對監督檢查問題單位整改情況開展跟蹤檢查覆蓋率達100%。
|
11月底前 |
各派出分局,各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檢查;鼓勵各單位聯合包保干部共同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最大限度減少對食品銷售者正常經營行為的影響,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
|
2 |
銷售過期食品違法行為專項攻堅行動 |
1)重點區域:城鄉結合部、農村、校園及周邊、線上食品經營者等;2)重點場所:連鎖超市及小食雜店、小超市等;3)重點品種:保質期短、長期滯銷的食品等。
|
1)設立專區。對臨期食品設立臨期食品專區、專柜或專用貨架,設立臨期食品公示牌; 2)按照“一對一”監管責任要求,對責任區內的食品經營者檢查后現場填寫、粘貼《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結果記錄表》; 3)開展交叉互查; 4)按照線上線下同標準原則,嚴查入網食品經營者經營過期食品行為; 5)市局組織督導和“回頭看”。 |
1)確保食品經營者全部知曉專項整治工作精神; 2)各單位列出整治問題清單,實行銷號管理,發現一家整治一家、查處一家、規范一家,對證據確鑿的移交執法條線; 3)市局抽查,每個監管所至少抽取1戶食品經營者,通過核實《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結果記錄表》,確認是否做到全覆蓋檢查。 |
6月 底前 |
市局制定工作方案并組織督導;各派出分局,各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實際認真落實方案要求。 |
|
3 |
集中整治 |
1)重點區域:校園周邊、農村及城鄉結合部、節假日人流密集處(如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及食品集中交易場所。 2)重點時段:各類重大活動舉辦期、“兩考”期間及校園開學季、“五一、中秋、十一”等重要節假日、旅游旺季及季節轉換期。 3)重點檢查對象:校園周邊食品銷售者、風險等級較高及風險等級調高的食品銷售者、各類食品集中交易市場主辦方及大型食品銷售連鎖企業、從事冷藏冷凍食品貯存業務的非食品銷售者。 4)重點品種:冷藏冷凍食品、食鹽、乳制品、食用植物油、散裝食品、生鮮肉(肉制品)和水產品等高風險食用農產品、歷年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中問題較多的食品、節日熱銷食品及校園周邊銷售的食品 |
專項檢查重點節令、區域、場所和品種的食品銷售單位的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的食品銷售行為。 |
1)在開學季及“兩考”期間,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全覆蓋監督檢查; 2)其余專項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總局、省廳部署開展的專項整治對監督檢查有明確規定的,按照相應要求執行。
|
11月底前 |
市局按需制定整治方案,各派出分局,各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檢查。 |
|
4 |
跟蹤指導 飛行檢查、聯合檢查、體系檢查、交叉互檢、約談督導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
|
貫穿整個監督檢查工作中。 |
針對重大活動、重要節假日、重大輿情及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等節點,部署開展專項整治,采取發布風險提醒、主動開展排查管控、加大飛行檢查等措施,嚴防、嚴控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
|
按需開展。 |
11月底前 |
市局和各派出分局,各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按需組織開展檢查。 |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