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296號提案的答復意見
范慶偉委員:
您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296號提案《關于發揮地標品牌優勢,做強我省特色產業的建議》收悉,經商會辦單位,現答復如下:
一、提案主要觀點和意見建議
您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觀點和意見建議:一是地理標志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建議推動地理標志產業的數字化發展,加強源頭管控;二是地理標志產品存在品牌風險隱患,建議部門合力打造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環境,加強品牌保護;三是地理標志產品市場知名度不高,建議挖掘地理標志的文化內涵,加強品牌宣傳。
二、針對所提意見建議的解決措施
您在提案中對我省地理標志產品工作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針對您提出的意見,有的已經推進實施,有的將吸收采納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關于推動地理標志產業的數字化發展,加強源頭管控。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地理標志源頭管控工作,依托“浙食鏈”數字化系統,實施地理標志溯源管理,已指導推動1400余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追溯上“鏈”。建設“浙里地理標志”協同應用,打造省域地理標志綜合數據庫,推動地理標志產業數字化發展。“西湖龍井”等創新防偽追溯管理體系,根據核定的產區面積、產量等發放防偽溯源專用標識,明確標識制作、發放、申領、退還、銷毀和監督管理要求,實施地理標志產品精細化管理。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強化地理標志產品溯源管理。持續完善地理標志產品追溯管理系統建設,引導更多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營主體追溯上“鏈”,確保原產地范圍、產品特征、質量要求、檢測報告、自然和人文因素等錄入信息真實準確,符合地理標志的特征屬性。二是推動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規范使用。建立不符合地理標志要求的產品及使用人退出機制,強化地理標志權利人和專用標志使用人的地理標志產品品質和信譽意識,落實地理標志權利人、專用標志使用人主體責任,嚴格控制地理標志獨特品質。三是推廣地理標志精細化管理模式。積極推廣“西湖龍井”等地理標志產品精細化管理模式,支持各地利用數字化手段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開展電子測繪、實名登記確權等管理工作,制定防偽溯源標識制作、申領、退回等全環節管理辦法,推動地理標志產品全程全域可控。
(二)關于合力打造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環境,加強品牌保護。近年來,我省全力推動地理標志富農集成改革工作。省市場監管局牽頭農業、文旅、商務、人行、銀保監等8部門印發《浙江省推進地理標志富農集成改革工作方案》和年度重點工作推進計劃,全省已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6個、證明商標307個,地理標志國家標準26項、地方標準137項、團體標準142項。省農業農村廳積極推進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綠色化、產品優質化、營銷品牌化,已有農產品地理標志154個,省級精品基地45個。省林業局著力開展省域優質林產品公用品牌“浙山至品”“浙山珍”培育和打造工作,先后授權52家企業110個優質林產品使用。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推進地理標志“三合一”改革。探索開展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三合一”改革,有序推進省級及以下部門間地理標志認定和保護銜接機制,探索實現省級及以下部門“一次申請、一門受理”。二是推動地理標志多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地理標志與互聯網、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生態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2024年,建設3A級及以上地理標志旅游景區達到10個,推動10個地理標志產品進景區,打造一批“地理標志+電商”示范案例,培育1500家電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三是強化地理標志保護。加強地理標志源頭保護,對具有獨特自然和歷史人文因素的產品,積極推動申請地理標志保護。組織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地理標志權利人合法權益行為。加強地理標志獨特品質管理,維護地理標志品牌信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關于挖掘地理標志的文化內涵,加強品牌宣傳。我省高度重視地理標志品牌宣傳工作,組織地理標志相關企業先后參加中國質量大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展覽展銷活動,全面展示我省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成果。特別是以網上農博地標館為主體,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推廣活動,其中線上展銷活動組織入駐商家超200家,上線產品近1000款,吸引超14萬人次的消費者參與活動。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多層次全方位講好地理標志故事。積極挖掘地理標志文化內涵,集中組織開展地理標志專題宣傳活動,組織地理標志產品經營主體參加農博會、茶博會、中藥材博覽會等國內外展銷會、博覽會,全面展示和推介地理標志產品和文化。二是推動地理標志產品“出海”。指導青田率先建設中歐地理標志互保基地,持續推薦優質地理標志資源納入中歐、中法、中非等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申報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試點項目,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地理標志產品品牌。三是持續加大服務指導力度。持續加強地理標志技術、金融、人才等要素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指導地理標志權利人科學制定地理標志品牌發展規劃。重點指導推進山區海島縣地理標志工作改革創新試點。
三、涉及到的工作開展情況和下一步打算
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持續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精神,全面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堅持以“八八戰略”為指引,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全鏈條集成改革,自2020年中央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以來連續4年獲得優秀,連續2年獲國務院知識產權工作督查激勵。一是系統謀劃、高位推進,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格局。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省委常委會分別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精神、致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暨宣傳周主場活動賀信精神。省委省政府出臺《深入貫徹〈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打造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先行省的實施意見》,連續3年高規格召開全省知識產權大會。省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2次召開共建知識產權強省推進大會并簽署共建協議。省人大頒布實施全省首部知識產權綜合性法規《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四梁八柱全面夯實。二是一體聯動、引領創新,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省政府全國率先設立涵蓋全門類的知識產權獎,獎項總數302個。指導企業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機制,推進貫標提標,做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入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強化產學研服聯動,構建“項目驅動+基地牽引+服務支撐”的省市縣三級培育體系網。全省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達12.04萬件,近三年平均增幅24.3%;其中數字經濟、生物醫藥和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發明專利達20萬件,數字經濟專利近4年年均增長27.8%,增速全國第一。三是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貢獻數據知識產權改革浙江方案。率先開展數據知識產權改革,研究提出數據知識產權定義內涵,并通過制定《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兩部法規、出臺《浙江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數據知識產權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制度體系。上線數據知識產權登記運用保護一體化服務平臺(數知通),鼓勵企業開展數據知識產權創新培育,已累計登記數據知識產權6081件,覆蓋20個產業、輻射北京、上海、廣東等11個省市966家市場主體;通過交易、許可、質押等方式實現運用金額26億元,均居全國第一。與公檢法等部門建立協同保護機制,推進登記信息共享,強化數據權益保護,促進數據要素流通和復用,推動我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四是突出運用、釋放動能,高效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聚焦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堅持“一類產業一個基地”,建設12個產業專利導航基地,實施285項導航項目,開放產業導航專題數據庫、數據接口及工具65項。建設磁性材料等3家國家級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創新打造綠色知識產權推廣中心、農創客知識產權服務基地等新型轉化運營平臺,建成科創企業上市知識產權加速器,建成產業知識產權聯盟46個。率先開展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推廣,首次舉辦全國專利密集型產品展覽。推進專利開放許可試點,首創專利公開實施制度。深化金融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多年穩居全國第一。五是綜合施策、協同共治,加快打造最嚴知識產權保護生態。高標準建設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推動專利行政執法權全部下放至縣級局,并構建了省市縣鄉四級知識產權稽查隊伍。在全國率先推行專利行政裁決“簡易程序”、行政司法共享的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制度,推進知識產權辦案質效全面提升。獲批建設19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提供集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維權于一體的快速保護服務。牽頭5部門出臺《浙江省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方案(2022—2025年)》《RCEP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引導社會各界和創新主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能調不裁、能裁不訴”的知識產權糾紛治理“浙江模式”,把知識產權矛盾糾紛處置在先、效率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從2017年的75.57分躍升至86.02分。六是夯實基礎、提升服務,持續優化知識產權人文環境。開發上線“浙江知識產權在線”數字化系統,建成22個省級以上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407個商標品牌指導服務站,構建立體式服務網絡。實施知識產權人才集聚計劃,設立6家高校知識產權學院,“四化四融”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連續14年舉辦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培訓班,建立知識產權經濟師獨立評價體系,開設高級職稱評聘“直通車”。首次舉辦全球數貿會數字經濟知識產權國際治理論壇,講好知識產權浙江故事。
下一步,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縱深推進知識產權全鏈條集成改革,做深做透創造、轉化、保護、服務四篇大文章,扎實開展知識產權興企行動,努力開創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新局面。一是深入實施“四大工程”,在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上更有作為。實施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提升工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升級工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二是扎實開展知識產權興企行動,在助力企業、賦能企業上更加出彩。強化創新引領,培育企業競爭優勢;豐富資源供給,增強企業發展動能;破解保護難題,護航企業健康發展。三是優化升級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推進機制,在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上更見成效。調整優化協調機制,全面增強部門合力;開展局市合作共建,全面加強上下聯動;實施知識產權人才集聚行動,全面做強人才支撐。
再次感謝您對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再提寶貴意見。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