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2月3日(星期三)下午3點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健康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口岸辦)、省市場監管局負責同志通報了廣東省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進展,重點介紹春節期間疫情防控、交通出行、口岸管理和食品安全等相關安排。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紹龍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答記者問
Q: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之聲記者:請問市場監管局黃局長,目前山東奶棗流入廣東的排查情況如何?另外,馬上就到春節了,請問節日期間市場監管部門如何怎么保障人民群眾安心過節?
黃紹龍:感謝您的提問。近日,山東省一個企業一批用作生產奶棗原料的進口乳清粉檢出新冠病毒陽性,我省接到山東省通報,有部分涉事產品通過快遞流向我省19個地市共943條線索。在省防控指揮辦的統一部署下,各地防控辦協調市場監管、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依托基層“三人小組”,按照準確詳實全面的原則,對產品流向進行全面摸排。截至目前,全省摸排工作已基本完成,共采樣9197份(其中人員5717份、產品1026份、環境2454份),經檢測,涉事相關人員以及環境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少量產品陽性。對檢出陽性樣本的相關產品進行封存,并做無害化處理。省疾控部門結合外省信息和我省排查結果,綜合研判本次涉疫奶棗引起接觸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極低。
春節將至,為加強節日期間的疫情防控和市場安全監管工作,保障好老百姓的飲食健康、生命安全,我們市場監管部門結合工作職責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加強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
我們加大對“年夜飯”、米面糧油、濕米粉、應節食品、酒類、肉及肉制品類等節假日大宗消費食品監督檢查力度,開展應節食品專項監督抽檢19448批次,已完成12148批次,合格率為98.03%。督促落實進貨查驗和索票索證制度,壓實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開展車站碼頭、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等重點區域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問題。
二是大力維護節日期間市場價格秩序。
我們加強對居民生活必需品、防疫產品等價格監測力度,對農貿商超、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點、賓館飯店等重點場所開展巡查,加強電商平臺價格監管,開展春運客運票價監管等,近一周以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價格執法人員28000多人次,檢查市場主體60797個,堅決查處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各種形式的價格違法行為。
三是加強市場安全監管。
我們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制定監督檢查計劃,在節日期間加強對公園、旅游景區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危化品等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查。同時,組織開展非醫用口罩、消毒用品等日用消費品質量監督檢查,加大防疫產品質量抽查力度,開展質量技術服務,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近期共檢查防疫產品相關企業65787家,查處質量類案件994宗,罰沒1353萬元。
四是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我們已連續29周完成涉進口冷鏈食品人員、產品、環境核酸檢測每周全覆蓋任務,全省累計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236.37萬例(其中人員檢測89.03萬例,產品檢測73.47萬例,環境檢測73.87萬例)。我們持續督促農貿市場等場所落實進場掃碼、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全省推廣建設集中監管倉,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相對集中消殺管理。目前已有12個市建成,多次成功攔截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進口冷鏈食品,這些產品均未流入市場。全面應用“冷庫通”系統,對冷庫進行全覆蓋監管,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可追溯。
借此機會,我們也提醒消費者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采購年貨時盡量避開人員密集的場所,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進行采購,拒絕野味,不要采購來源不明的進口商品和食品,特別注意不從中高風險地區網購商品。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可借助冷庫通追溯碼功能,通過手機掃碼查詢產品信息。
二是希望節日期間市民減少聚餐,減少串門。如需在外就餐,要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使用公勺公筷、減少餐飲浪費、禁食野生動物等良好習慣,遵守屬地的疫情防控要求。
同時,我們也鼓勵廣大消費者積極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發現有銷售不明來源進口冷鏈食品、假冒偽劣產品、野味等行為,及時撥打12345、12315等熱線進行投訴舉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