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陜西省果業工作會在西安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加快推進果業高質量發展,總結“十三五”發展成效,分析當前果業發展形勢,明確“十四五”發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寧殿林參加會議并講話,廳總農藝師戴建昌主持會議,省果業中心主任魏延安部署果園春管及有關工作,延安、渭南、漢中、千陽、寶塔、淳化6市、縣代表作經驗交流。
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以蘋果、獼猴桃為代表的陜西果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積累起雄厚物質基礎,生產規模持續擴張,產業鏈條深入拓展,主體類型不斷豐富,果品營銷亮點紛呈,2020年全省水果面積達到1731.72萬畝、產量1808.03萬噸、增加值590億元,分別較“十二五”末增加8.4%、15.4%和54.5%,蘋果全產業鏈產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為全省產業扶貧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會議認為,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果業發展必須要講政治、顧大局、守底線,堅決落實耕地“非農化”“非糧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要求,搶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重大機遇,積極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環境資源約束加劇、水果總量供大于求等挑戰,加快推進區域布局、品種結構、栽培方式、經營模式和營銷模式轉型,推動果業提質增效,促進果農增收致富。
會議強調,“十四五”時期,果業發展要精準把握新階段特征,積極適應新發展要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科學謀劃新發展路徑,以推進果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穩定面積和提質增效“兩個原則”,全面優化陜北渭北蘋果產區、陜南秦嶺北麓獼猴桃產區和關中時令水果產區“三區布局”,構建現代果業生產、產業、經營和科技支撐“四大體系”,實施優質苗木保障、高質高效果園示范、產業主體培育、營銷能力提升、現代科技裝備“五大工程”,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全力打造果業發展新高地。
會議要求,2021年果業工作重點圍繞果樹苗木整治、高質高效果園創建、果園有機質提升、果品產銷對接和果園防災減災“五大行動”展開,全省果業系統要統一思想,務實高效,開展大調研、大討論、大協作,廣泛調動各方力量參與支持果業發展,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落實,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會議還邀請陜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主任王景紅分析今年果樹花期天氣情況、評估花期凍害風險及對果業生產影響。
各市(區)農業農村局分管負責同志,果業中心主任;部分主產縣農業農村局和果業中心主要負責同志;洛川蘋果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眉縣獼猴桃產業園區管委會、武功果品電子商務中心負責同志;省農業農村廳機關有關處室、廳屬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共120余人參加了會議。省果業集團、省果協、省果聯負責同志以及省蘋果產業體系專家代表應邀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