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任務名稱 |
任務內容 |
責任部門 |
時間節點 |
|
1 |
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 |
系統清理現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通過門戶網站集中公開。 |
辦公室、公貿處 |
10月底前 |
|
2 |
落實公文公開屬性源頭審查機制 |
發文前須在發文稿填寫公開屬性選項,明確相關公開要求,并同步報送政策解讀稿件。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3 |
規范政府公文管理 |
對2010年以來未開展過公開屬性認定的政府公文開展全面梳理和屬性認定工作,并在門戶網站集中公開。 |
辦公室 |
9月底前 |
|
4 |
做好法定公開內容的日常維護 |
拓展細化主動公開內容,做好法定主動公開專欄的日常檢查、維護和更新。 |
辦公室、電商處 |
全年 |
|
5 |
做好各類規劃集中公開,主動公開 “十四五”規劃和專項規劃,推動歷史規劃(計劃)的歸集整理和主動公開。 |
綜合處、各相關處室 |
6月底前 |
|
|
6 |
強化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等權力配置和辦事服務信息的調整更新。 |
公貿處、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全年 |
|
|
7 |
規范提升依申請公開工作質量和效果 |
準確適用《條例》和《規定》,從嚴把握不予公開范圍。優化和規范內部辦理流程,盡可能縮短辦理時限,提高答復效率。 |
辦公室、公貿處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全年 |
|
8 |
做好依申請公開轉主動公開常態化審查 |
對于依申請公開提供的政府信息,同步開展審查研判,符合主動公開條件的及時轉化公開。 |
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全年 |
|
9 |
加強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收費管理 |
在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載明收費要求和標準,不泛化收費情形。 |
辦公室 |
2月底前 |
|
10 |
擴大政策解讀范圍 |
凡是面向企業和市民的主動公開政策性文件,均要開展解讀。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11 |
加強解讀材料質量把控 |
對政策制訂過程中收集到的普遍關注點和疑惑點,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說明,不形式化解讀。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12 |
強化政策施行后解讀 |
對政策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二次解讀、跟蹤解讀。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13 |
豐富解讀形式 |
綜合選用多元化解讀形式,多元化解讀率不低于60%。 |
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全年 |
|
14 |
擴大政策解讀傳播面 |
對于重要政策文件及解讀材料,推送主要新聞媒體、重點網站和新媒體平臺轉發轉載,提高政策到達率和知曉度。 |
辦公室 |
全年 |
|
15 |
持續深化門戶網站建設 |
進一步優化升級內容展現形式。 |
電商處 |
全年 |
|
16 |
加強政務新媒體規范化建設 |
做好信息發布的前期審核、后期評論收集和互動溝通,實現權威發布、引導預期、回應關切的綜合效應。 |
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全年 |
|
17 |
加大政務新媒體對重要政策及解讀材料等政府權威文本的推送和傳播力度。 |
辦公室 |
全年 |
|
|
18 |
強化窗口服務能力建設 |
依托行政事務中心辦事大廳等對外服務場所,做好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咨詢、信息公開等工作。 |
行政事務中心 |
全年 |
|
19 |
建議提案公開 |
及時發布年度建議提案總體辦理情況,主動公開涉及公眾利益等方面的建議提案辦理復文。 |
辦公室 |
全年 |
|
20 |
優化網上政民互動渠道 |
推動網站知識庫、“智能客服”知識庫與“12345”政務服務總客服知識庫的共建、共用、共享。 |
辦公室、電商處 |
6月底前 |
|
21 |
健全完善網上問題建議的轉辦、分辦、反饋、選登機制 |
政策起草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對問題建議進行解答和回應。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22 |
嚴格落實回復期限 |
按照法定期限回復通過網上渠道、“12345”平臺等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和問題咨詢。 |
辦公室、電商處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全年 |
|
23 |
夯實“好差評”制度 |
對于反映集中的問題,通過反饋、商討等措施予以整改,不斷完善“好差評”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 |
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全年 |
|
24 |
實行行政決策事項目錄管理 |
確定并發布我委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后續事項需調整的,及時更新目錄內容。 |
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3月底前 |
|
25 |
全面公開決策各環節 |
根據決策事項的推進情況,公開決策草案、制訂背景、意見征集采納情況、會議審議情況、決策結果等各項信息,在門戶網站通過超鏈接展示。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26 |
健全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工作機制 |
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做好決策預公開、邀請利益相關方列席主任辦公會議、會議公開等工作。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27 |
提高政府決策靶向性和質量 |
制訂涉企政策須聽取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意見。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28 |
擴大重要決策草案意見征集的覆蓋度 |
通過門戶網站、“一網通辦”、政務新媒體等渠道同步公開,并公開意見征集采納情況以及較為集中意見不予采納的原因。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29 |
強化決策審議過程公眾參與 |
邀請利益相關方列席主任辦公會議不少于3次,代表列席和意見發表采納情況向社會公開。 |
機關各處辦 |
11月底前 |
|
30 |
組織開展政府開放活動 |
本市將8月定為全市政府開放月,根據市政府要求,在全委范圍內每年輪流選取2-3個部門在8月開展線下系列主題開放活動。 |
服務業處、會展業處 |
8月份 |
|
31 |
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政府開放活動。活動期間設置座談或問卷調查等環節,聽取參與公眾的意見建議。 |
機關各處辦 |
11月底前 |
|
|
32 |
動態優化更新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
持續對政務公開全領域標準化規范化目錄優化調整,確保標準目錄對重點業務工作的全覆蓋、無遺漏。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33 |
強化公開事項和具體公開內容的聯動展示 |
在門戶網站醒目位置設置標準目錄入口,并通過超鏈接等方式實現公開內容的一鍵查閱。探索標準目錄和網站主動公開目錄的直接對應和融合應用。 |
辦公室、電商處 |
9月底前 |
|
34 |
強化標準化規范化成果創新性應用 |
圍繞企業市民“高效辦成一件事”“清晰讀懂一件事”,開發“政策服務包”等集成式、主題式、場景式公開產品。 |
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11月底前 |
|
35 |
加強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隨申辦”移動端等平臺聯動,豐富標準化規范化成果形式和手段。 |
辦公室、電商處 |
11月底前 |
|
|
36 |
“十四五”時期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規劃 |
做好規劃文件、解讀材料的信息公開,并制作圖片解讀。 |
綜合處、辦公室 |
4月底前 |
|
37 |
做好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相關公開和宣傳工作。 |
綜合處、辦公室 |
4月底前 |
|
|
38 |
會同“中國上海”、東方網等籌備委主要領導“在線訪談”直播活動,做好訪談的同步預告、同步直播和同步回顧。 |
綜合處、辦公室 |
4月底前 |
|
|
39 |
籌劃政務新媒體平臺“處長訪談”系列活動,邀請相關處長對規劃內容進行解讀,擴大宣傳效果。 |
綜合處、辦公室牽頭,機關各處辦配合 |
6月底前 |
|
|
40 |
促消費領域 |
做好第二屆“五五購物節”宣傳,公開各大主題板塊、重磅活動、優惠措施和公眾反響,激發消費潛力。 |
商貿處 |
6月底前 |
|
41 |
圍繞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品牌經濟等,推動出臺支持發展措施,公開相關政策,宣傳系列活動。 |
商貿處 |
全年 |
|
|
42 |
推進商業數字化轉型,發布商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制定實施促進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做好“數字生活節”“雙品網購節”等活動的宣傳報道。 |
電商處 |
全年 |
|
|
43 |
加強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宣傳。 |
市場處 |
全年 |
|
|
44 |
建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繼續發布重點商圈“上海購物”誠信指數。完善商務誠信公眾服務平臺功能,推進信用示范商圈建設。 |
秩序處 |
全年 |
|
|
45 |
外貿領域 |
貫徹落實本市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深化完善穩外貿11條、出口轉內銷等政策舉措,研究儲備并適時出臺一批新的支持政策,做好相關公開。 |
貿發處 |
全年 |
|
46 |
做好上交會、華交會等重要展會的信息發布。 |
服貿處、貿發處 |
全年 |
|
|
47 |
深化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共建,拓展“單一窗口”功能,推進與“一網通辦”“隨申辦”等平臺深度融合。 |
通關處 |
全年 |
|
|
48 |
外資領域 |
聚焦重大項目、重點領域,深入開展企業走訪調研,辦好政企合作圓桌會議,做好相關信息的公開和宣傳。 |
外資處 |
全年 |
|
49 |
修訂總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時公開政策。 |
促進處 |
全年 |
|
|
50 |
做好項目簽約、總部頒證等各類投促活動的信息發布。 |
促進處 |
全年 |
|
|
51 |
推進《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宣貫工作。 |
外資處、促進處 |
全年 |
|
|
52 |
完善“涉外服務專窗”服務內容。 |
促進處 |
全年 |
|
|
53 |
做好重大經貿外事活動及外事會見公開,助力營造安商穩商的良好氛圍。 |
外事處 |
全年 |
|
|
54 |
進博會及會展業相關 |
做好第四屆進博會信息公開和宣傳。 |
進博處 |
全年 |
|
55 |
創新辦好2021城市推介大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促進活動。精心設計2021投資路線和投資地圖。 |
促進處會相關處辦 |
全年 |
|
|
56 |
發揮進博會溢出效應,做好進口商品節、“擁抱進博·國別商品繽紛月”等活動的信息發布。 |
會展業處 |
全年 |
|
|
57 |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做好會展業條例的宣貫工作,推進會展業“一網通辦”。 |
會展業處 |
全年 |
|
|
58 |
深化云上會展等新模式,研究制定綠色會展標準,打造綠色、智慧、平安展館,做好相關信息公開。 |
會展業處 |
全年 |
|
|
59 |
民生保障領域 |
深入實施早餐工程,加快早餐網點和早餐工程示范點建設,提升共享早餐覆蓋率,強化相關信息公開。 |
服務業處 |
全年 |
|
60 |
加快數字化賦能早餐,支持早餐企業線上經營,加快網訂柜(店)取網點建設,做好相關信息發布。 |
服務業處 |
全年 |
|
|
61 |
試點建設一批“智慧菜場”,做好試點申報和組織保障等工作的公開。 |
運行處 |
全年 |
|
|
62 |
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抓好家政服務條例宣貫。發揮家政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功能,完善家政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
服務業處 |
全年 |
|
|
63 |
黨建工作相關 |
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加強組織理論學習,做好相關信息發布。 |
機關黨委 |
全年 |
|
64 |
編制“十四五”商務法治建設規劃,做好信息公開。 |
公貿處 |
全年 |
|
|
65 |
加強商務法治政府建設,深化商務領域權責清單工作制度和“放管服”改革,促進依法行政。 |
公貿處 |
全年 |
|
|
66 |
健全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 |
委辦公會議年內至少聽取一次政務公開工作匯報,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根據需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推進工作。 |
辦公室 |
11月底前 |
|
67 |
各處辦明確政務公開負責領導和工作聯絡員,推動完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
68 |
組織開展業務培訓 |
結合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和業務條線工作,做好對委屬單位和各區商務主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的條線指導。 |
機關各處辦 |
全年 |
|
69 |
開展本市商務系統政務公開工作業務培訓。 |
辦公室 |
11月底前 |
|
|
70 |
強化工作評估和監督 |
完善政務公開社會評議機制,探索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本系統的政務公開工作質量和效果開展獨立公正評價。 |
辦公室 |
11月底前 |
|
71 |
將政務公開成效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考核。 |
干部處 |
全年 |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