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饒市食安辦組織市市管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和市公安局組成4個聯合督導組對全市51家學校、配送單位及周邊食品經營商戶食品安全情況進行督查。
此次督查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點督查教育部門落實食品安主體責任情況、市場監管部門落實學校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情況、學校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情況、校園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狀況、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狀況等方面。
從督查情況來看,各類學校基本上能有效落實食品經營許可證及健康合格證明公示;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置方案,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建立食品采購索證索票及臺賬記錄制度;積極落實“實名晨檢”制度,從業人員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上崗和餐飲具清洗消毒制度的落實。
但也發現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規范,由于歷史的原因,部分學校食堂的場所條件簡陋,食品加工經營場所布局、設施落后;
二是責任意識不到位,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不夠,作為校長(園長)第一責任人意識不強,部分學校內部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學習流于形式;
三是部分學校食品原材料索證索票制度落實不到位,大部分單位未索取大米同批次“鎘”的出廠檢測報告及豆制品的出廠檢測報告;同時使用的大米、食用油及食品添加劑未公示;
四是部分學校設施設備未及時檢查維修,如冷藏設備溫度顯示不能正常運轉,凍品不能確保在規定的條件下規范貯存;
五是部分學校食品留樣不規范。
下一步,市食安辦將從以下幾方面督導各地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學校食堂基礎設施設備,尤其是著力改善鄉鎮農村學校的食品安全基礎設備;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和制度,切實落實校長(園長)是學校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二是各地監管部門應強化重點場所和關鍵環節的日常管理,督促學校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大宗食品原料定點采購制度,嚴禁違規采購加工四季豆等高風險食品原材料,確保食品留樣做到專用冰箱,專人管理,專人記錄。
三是積極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各地要在學校食堂操作間、庫房等關鍵關節安裝攝像頭,同時將食堂操作全過程電子監控和各地監管部門聯網,實現學校食品遠程電子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