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在,www.久久精品视频,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久久九九亚洲,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打野战,国语精品一区,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推薦標法輿情動態
 
當前位置:主頁 >> 標法輿情動態 >> 標準法規動態 >>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莞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的通知 (東府辦函〔2021〕357號)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莞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的通知 (東府辦函〔2021〕357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6-24  來源:東莞市人民政府
核心提示:《東莞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委會),市府直屬各單位:

《東莞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6月23日

東莞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快速反應機制,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撲滅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造成的危害,保持養殖業的穩定,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確保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2 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廣東省動物防疫條例》《廣東省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廣東省突發事件現場指揮官制度實施辦法(試行)》《東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市范圍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眾健康嚴重損害和畜牧業生產嚴重損失的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

1.4 工作原則

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市及各園區(鎮街)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切實落實防控工作責任制,聯防聯控,形成防控合力。

堅持預防為主,貫徹“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防控方針。按照“早、快、嚴、小”的要求,及早發現,快速反應,嚴格處理,減少損失。

2 應急組織體系

2.1 應急指揮機構

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全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指揮部由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市領導擔任指揮部指揮長,市政府辦公室分管農業農村領導及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任副指揮長,市農業農村局、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信訪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郵政管理局、東莞海關、東莞銀保監分局等部門為指揮部成員單位,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具體組織、協調、處置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

各園區管委會、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針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編制本轄區相應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工作,建立健全相應的應急指揮機構,在市有關部門指導下,組織做好應對工作。

2.2 專家組

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專家組負責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的技術指導工作,對疫情處理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專家組成員由市農業農村局、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組成。

2.3 應急預備隊

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由市財政局、公安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局、生態環境局、林業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場監管局、交警支隊,東莞海關,松山湖管委會,濱海灣管委會,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人員組成;各鎮街相應組建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各村(社區)配備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員。具體實施疫區封鎖、動物隔離、緊急免疫、撲殺、消毒、無害化處理等疫情處理工作。

3 監測、預警與報告

3.1 監測

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鎮街畜牧獸醫站為基礎,建立市、鎮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監測、報告網絡體系。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林業局、東莞海關等有關單位,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區實際,組織開展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工作。各鎮街要加強監測、報告網絡體系和隊伍建設,加強對監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證監測工作及時、快速、高效。

3.2 預警

市農業農村局根據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監測信息,按照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分析其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初步判定預警級別,及時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發布預警信息的申請。預警信息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個預警級別,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其中,達到重大以上級別的預警信息,由市有關單位提出發布預警信息的申請,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市應急管理局報省應急管理廳,由省政府按規定發布;較大級別的預警信息由有關單位提出發布信息的申請,經市應急管理局核定和審批后,統一通過東莞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按規定發布;一般級別的預警信息由相關園區(鎮街)提出發布預警信息的申請,經市應急管理局核定和審定后,統一通過東莞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按規定發布。

市、鎮兩級人民政府應按照預警信息,迅速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3.3 報告

3.3.1 責任報告

責任報告單位主要包括:園區管委會、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鎮街農林水務局,鎮街動物衛生監督所(畜牧獸醫站),東莞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有關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和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等活動的單位,各類動物診療機構,相關科研單位和大中專院校等相關單位。責任報告人主要包括:各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東莞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獸醫人員,各類動物診療機構的獸醫,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動物和生產、經營、加工、貯藏動物產品的人員等。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市鎮(園區、街道)農業農村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及其隱患,有權向上級政府部門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職責的部門、單位及個人。

3.3.2 報告受理

市鎮(園區、街道)農業農村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為受理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報告的法定機構,應設立并公開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受理電話,安排人員24小時受理。我市市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受理電話設在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受理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報告。

3.3.3 報告形式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報告疫情,其他報告單位和個人以電話或書面形式報告。

3.3.4 報告時限和程序

發現可疑動物疫情時,責任報告單位或責任報告個人必須立即向當地受理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報告法定機構報告。鎮街動物衛生監督所(畜牧獸醫站)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園區(鎮街)應急管理部門。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報告后,應立即派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診斷。判定為臨床懷疑或疑似重大動物疫情的,要立即向市農業農村局報告,并在判定后的1小時內將先期處置情況報至市農業農村局,由市農業農村局認定后上報市人民政府和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3.3.5 報告內容

疫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病的動物種類和品種、動物來源、臨床癥狀、發病數量、死亡數量、動物免疫接種情況、是否有人員感染、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報告的單位和個人、聯系方式等。

3.4 臨時控制

市、鎮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工作過程中發現可疑動物疫情或接到動物疫情報告后,要迅速會同屬地園區(鎮街)相關部門對現場采取臨時隔離控制等必要措施,防止延誤防控時機。

3.5 診斷判定

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我市重大動物疫情的現場診斷。經初步診斷判定為臨床懷疑或疑似重大動物疫病的,應立即按要求采集病料樣品送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確診,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不能確診的,按規定送國家參考實驗室確診。對重大動物疫病的診斷要及時、科學、準確。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國務院農業農村部門或者省人民政府農業農村部門批準,不得擅自采集、儲藏、運送病料或病料樣品。

4 應急響應和終止

4.1 應急響應的原則

發生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時,疫情發生地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作出應急響應。同時,要遵循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實際情況和預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時調整預警和響應級別。要根據不同動物疫病的性質和特點,注重分析疫情的發展趨勢,對勢態和影響不斷擴大的疫情,應及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提請提高預警和響應級別;對范圍局限、不會進一步擴散的疫情,應相應降低響應和預警級別。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要采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核實的方式,及時有效地控制和撲滅疫情。

未發生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園區(鎮街),在接到市人民政府的疫情通報后,要組織做好人員、物資等應急準備工作,采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防止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在本行政區域內發生,并服從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支援事發園區(鎮街)的應急處理工作。

4.2 疫情分級

根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和發展趨勢,將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劃分為特別重大突發動物疫情(I級)、重大突發動物疫情(Ⅱ級)、較大突發動物疫情(Ⅲ級)和一般突發動物疫情(Ⅳ級)四級。

4.3 應急響應

4.3.1 特別重大突發動物疫情(I級)和重大突發動物疫情(Ⅱ級)的應急響應

特別重大突發動物疫情(I級)和重大突發動物疫情(Ⅱ級)的應急響應分別由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啟動。我市轄區范圍內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動物疫情和重大突發動物疫情時,市鎮(園區、街道)兩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在省人民政府或省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落實有關控制措施,具體組織實施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

4.3.2 較大突發動物疫情(Ⅲ級)和一般突發動物疫情(Ⅳ級)的應急響應

較大或一般突發動物疫情發生后,市農業農村局立即組織各有關單位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動物疫情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報請市人民政府啟動相應級別(Ⅲ級或Ⅳ級)的動物疫情應急響應,由市人民政府向各有關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各園區管委會(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在市人民政府或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落實有關控制措施,具體組織實施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

4.3.3 現場處置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實行現場指揮官制度。市人民政府根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的需要可臨時設立現場指揮部,具體承擔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應急指揮部指揮長兼任現場指揮官或由其指定現場指揮官。現場指揮官有權決定現場處理方案,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開展現場應急處理工作,調度現場應急處理隊伍。各有關部門、單位、公眾應當服從和配合現場指揮官的指揮。各有關園區(鎮街)、各成員單位按照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各自職責,配合做好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1)市委宣傳部:配合有關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單位及時報道農業農村部或經農業農村部授權發布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信息,積極配合有關單位加強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的宣傳報道和動物防疫知識的普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必要時,組織新聞發布會及記者采訪。

(2)市發展改革局:負責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期間相關產品的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及時提出穩定價格的政策建議;負責凍豬肉儲備管理,支持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3)市公安局:負責社會穩定工作。參與畜禽等動物及其產品跨省調運監管工作;參與做好疫區封鎖、動物撲殺、交通管制等工作,依法及時、妥善地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突發事件,密切關注與疫情有關的社會動態,加強疫區社會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協助開展疫情追蹤溯源。

(4)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財政局負責及時撥付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期間封鎖、消毒、撲殺、無害化處理、免疫、監測、控制等有關工作所需經費,監督相關經費和捐贈資金的使用。

(5)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畜禽等動物及其產品的運輸監管,保障疫情處置人員及防治藥品、器械等急用物資和有關樣本運輸通暢,協助做好畜禽等動物及其產品的調運監管和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設置等工作。

(6)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疫區封鎖、物資儲備與調集、綜合協調、督導檢查、處理記錄等有關工作。會同市財政局及時撥付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期間封鎖、消毒、撲殺、無害化處理、免疫、監測、控制等有關工作所需經費,監督相關經費的使用。

疫區封鎖。根據國家對動物疫病的防治、處置技術規范,組織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報請市人民政府對疫區進行封鎖,指導鎮街對疫區的封鎖,禁止疫區內的易感動物、動物產品及其相關物品流出疫區。組織有關單位限制或停止疫區動物及動物產品交易,撲殺染疫或相關動物。

物資儲備與調集。負責市級動物防疫應急物資儲備和供應;根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需要,協調組織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參加應急處理工作,特別要緊急調集消毒藥品、消毒器械、防護服、口罩、手套、水鞋等動物防疫應急物資運往疫區,調集緊急免疫疫苗運往受威脅區。

綜合協調。負責具體組織、協調、處置全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督促各鎮街、各有關單位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調集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伍參與撲滅疫情。依法設置臨時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協調有關單位對進出疫區的交通工具進行檢查和消毒。組織鎮街、社區居委會、村委會,開展群防群控。

督導檢查。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理工作的督導和檢查。組織對疫區所在鎮街開展疫區內染疫或相關動物撲殺并無害化處理、進出疫區強制消毒、受威脅區緊急免疫與監測等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和臨時培訓。對園區(鎮街)撲殺動物種類數量及補償款數額進行核實。

處理記錄。組織專家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處理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完整詳細記錄疫情處理過程。

(7)市林業局:負責組織應對陸生野生動物疫情;負責組織開展陸生野生動物的資源調查和疫情監測,組織專家研究提出有關陸生野生動物的分布、活動范圍和遷徙動態趨勢等信息;按照職責分工監測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協調相關公園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單位,做好飼養動物的防疫工作,密切監視其健康情況,發現異常時立即通報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所。

(8)市商務局:牽頭負責相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給分析研判,進行預警和信息引導。根據市場供需和價格波動,聯合相關部門適時啟動豬肉市場供應保障應急響應,組織儲備凍肉投放;鼓勵有關企業加大凍肉進口力度,鼓勵冷鏈企業增加凍豬肉庫存,優先保障本地市場供應;研究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扶持政策,對規模冷鏈物流企業給予財政支持。

(9)市生態環境局:配合做好撲殺的動物及其排泄物、被污染的飼料、墊料等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

(10)市衛生健康局:負責指導疫區內人員防護,做好疫區高危人群的預防、醫學觀察、人間疫情監測及醫療救治等工作。做好人畜共患病知識的宣傳、解疑釋惑和預防。

(11)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依法加強畜禽等動物及其產品市場監管,組織開展市場環節檢查,嚴禁未經檢疫或有可能感染疫病的畜禽等動物產品進入批發、零售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對食品生產、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檢查,嚴防未經檢疫或有可能傳播疫病的畜禽等動物產品進入餐桌,并會同有關部門落實政府關于關閉疫情市場及做好有關市場的休市管理工作。加強對相關企業和交易市場的價格監督檢查,重點查處串通漲價、捏造或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維護正常市場價格秩序。

(12)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負責餐廚廢棄物(包括泔水)的處理設施建設指導和運行監管,協調市內生活垃圾焚燒廠參與疫情撲殺動物無害化應急處理。

(13)東莞海關:負責出入境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防止疫病的傳入、傳出;及時收集、分析境外重大動物疫情信息,并及時通報市農業農村局。

(14)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我市范圍內動物疫病的信息收集、分析與報告工作,組織疫病診斷與流行病學調查,指導各鎮街動物防疫機構對受威脅區易感染的動物進行緊急免疫和預防用藥,對易感染的動物進行監測。承擔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人員的技術培訓。按規定采集病料,送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5)其他成員單位:按各自職責負責各自領域的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工作,參加應急救援、后勤保障、善后處置等相關工作。

(16)園區(鎮街):疫區所在園區(鎮街)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有關部門及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參與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處理,調集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參加應急處理工作。在接到市人民政府的封鎖令后,迅速安排人員對疫區進行封鎖,禁止動物和動物產品進出疫區;在疫區各出入口建立臨時消毒站,派出人員對疫點以及進出疫區的人員、車輛和有關物品進行消毒。限制或者停止疫區內動物及動物產品交易,封閉被動物疫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組織人力對疫區內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動物及其同群動物進行撲殺,并對撲殺的畜禽種類數量進行清點并造冊登記。對撲殺的動物及其排泄物、被污染的飼料、墊料、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動物產品等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動物圈舍、場地進行嚴格消毒。負責組織鎮街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對轄區范圍內受威脅區的易感動物實行100%緊急免疫和預防用藥。對撲殺動物種類數量及補償款數額進行核實。非疫區所在鎮街應根據發生疫情讀取的疫情性質、特點、發生區域和發展趨勢,分析本地區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根據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4.3.4 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防護

要確保參與疫情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針對不同的重大動物疫病,特別是重大人畜共患病,應急處理人員應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

4.4 信息公開

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按照國家規定的權限,由市人民政府指定部門,統一、準確、及時發布有關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信息。

4.5 社會動員

市鎮(園區、街道)兩級人民政府或相應應急指揮機構可根據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危害程度和范圍,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組織各方面力量救治人員,組織基層單位和人員開展自我防護。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捐贈和援助。

4.6 應急響應的終止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響應的終止需符合以下條件:疫區內所有的動物及其產品按規定處理并徹底消毒后,經過該疫病的至少一個最長潛伏期后無新的病例出現,經監測未出現新的傳染原,且受威脅區按規定完成緊急免疫,病原檢測為陰性。

特別重大突發動物疫情由農業農村部對疫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提出終止應急措施的建議,按程序報國務院批準和宣布。

重大突發動物疫情由省農業農村廳對疫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提出終止應急措施的建議,按程序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和宣布,并向農業農村部報告。

較大和一般突發動物疫情由市農業農村局對疫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提出終止應急措施的建議,報請市人民政府批準和宣布,并向省農業農村廳報告。

5 善后處理

5.1 后期評估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撲滅后,市農業農村局應在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有關人員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處理情況進行評估,提出改進建議和應對措施。

5.2 強制撲殺補助

在預防、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病過程中,對被強制撲殺動物的所有者給予補償,實行先撲殺后補償的原則。補助資金由中央、市、鎮各級財政承擔,其中中央財政補助40%,市鎮(園區、街道)財政按3:7比例補助60%。事發地園區(鎮街)實施撲殺前,對撲殺畜禽數量和大小進行清點并造冊登記,經養殖場(戶)主確認簽名,由屬地鎮街動物衛生監督所、農林水務局核實后報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業農村局審核后,由鎮級財政統一先行墊付發放補償款。補助標準按照國家、省有關文件及國家強制撲殺補助病種調整機制執行。

5.3 撫恤和補助

市有關部門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5.4 恢復生產流通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撲滅后,各有關部門應取消貿易限制及流通控制等限制性措施。根據各種重大動物疫病的特點,對疫點和疫區進行持續監測,符合要求的,方可重新引進動物進行養殖。

5.5 社會捐贈

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后,市民政部門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及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組織指導做好社會捐贈工作。

6 應急處置的保障

市人民政府將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或區域規劃,協調各有關單位,做好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處理的應急保障工作。

6.1 應急資源與裝備保障

6.1.1 通信保障

對講機等通信工具屬于動物防疫應急物資儲備范疇,應按照規定做好儲備保養工作。

6.1.2 交通運輸保障

公安部門、運輸部門要優先安排動物防疫應急物資的調運。

6.1.3 醫療衛生保障

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有關疫區的人員預防和醫療救治工作。市鎮(園區、街道)兩級農業農村部門在做好疫情處理的同時應及時通報疫情,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工作。

6.1.4 治安保障

公安部門、武警部隊要協助做好疫區安全保衛和社會治安管理,對虛報、謊報重大動物疫情、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依法給予處理。

6.1.5 物資保障

市鎮(園區、街道)兩級動物防疫部門應建立動物防疫應急物資儲備庫,按要求儲備足夠的診斷試劑、獸用生物制品、消毒藥品與設備、防護用品、封鎖設施、運輸工具及通信工具等。動物防疫應急物資管理及儲備要求由市農業農村局另行制定。應急儲備物資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及國有資產管理有關規定,及時登記入賬并做好后續管理,做到賬實相符。

6.1.6 經費保障

市鎮(園區、街道)兩級財政部門按照財政分級負擔的原則,分別設立撲滅重大動物疫病應急基金,并保持足額的資金儲備,用于動物疫情撲滅、應急演練、緊急免疫、撲殺補償、動物源性食品中毒事故處理等。各鎮街常年應急基金儲備不少于20萬元。

市鎮(園區、街道)兩級財政要將強制免疫疫苗補貼、狂犬病免疫疫苗補貼、散養畜禽免疫注射費、動物疫病監測與采樣、重點場所消毒、動物防疫物資購置和儲備、動物防疫專用車輛購置使用等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及時核撥。

6.1.7 人員保障

(1)加強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專家組和預備隊的管理,專家組成員或預備隊隊員出現變動的,由市農業農村局及時予以調整。

(2)健全基層防疫隊伍。各鎮街要高度重視基層動物防疫,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基層機構隊伍。依托現有機構編制資源,建立健全動物衛生監督和畜牧獸醫機構,明確工作職責,鞏固和加強工作隊伍,配置先進檢驗檢疫設備,改善工作條件,落實畜牧獸醫工作津貼補助政策,確保基層動物防疫體系正常運轉。保障監測、預防、控制、撲滅、檢疫、監督等動物防疫工作經費和專項業務經費。各鎮街要強化基層防控力量,充實檢疫、防疫人員隊伍,以滿足當前畜牧業發展和動物疫病防控的工作需要。

(3)建立動物防疫工作人員風險防御保障機制,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工作有較大的危險性,應對相關工作人員落實有效的衛生防護、醫療保健措施,給予畜牧獸醫醫療衛生津貼等相關待遇。

6.1.8 無害化處理能力保障

按照《東莞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實施方案》,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牽頭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部門推動市級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其中優先考慮在現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中心、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中心,增設獨立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車間,建立市級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在市級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所建成前,采取臨時應急措施,疫情撲殺產生的動物尸體交由市醫療廢物處理中心、生活垃圾焚燒廠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結合犬只收治管理需要,在設置犬只收治場所配套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解決犬貓等少量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需求。

6.2 機制保障

6.2.1 日常免疫制度

我市于2019年被定為省第三批規模養殖場強制免疫財政直補試點城市,根據《關于印發〈東莞市規模養殖場強制免疫財政直補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東農農〔2019〕109號),列入試點范圍的規模養殖場戶,不再申領政府免費強制免疫疫苗,自主或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采購農業農村部批準使用的強制免疫疫苗,按照國家和省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及相關技術規范自行開展免疫。未列入試點范圍的養殖場戶仍由政府免費提供強制免疫疫苗。未列入試點范圍的養殖場戶仍執行重大動物疫情日常免疫與集中免疫相結合的制度,由村動物防疫員負責對本村范圍內畜禽養殖的登記和散養畜禽日常免疫工作。全市每年組織若干次動物疫病集中免疫行動,由市農業農村局統一布置,鎮街農林水務局和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組織各村具體實施。各村動物防疫員定期對散養畜禽實施免疫。2022年6月1日起,全市所有規模養殖場戶實施“先打后補”,政府招標采購強免疫苗停止供應規模養殖場戶。2025年,全面取消政府招標采購強免疫苗。

6.2.2 市場監管制度

各園區(鎮街)在市有關職能部門指導下,負責做好對畜禽交易市場、有畜禽經營的農貿市場、牲畜定點屠宰場等場地的監管,督促其落實查驗證、清潔消毒和人員防護措施。

6.2.3 部門合作和信息通報機制

各園區(鎮街)、各有關單位要通力合作,依據各自職能和指揮機構的分工,共同做好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工作。各部門要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在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的前提下,實現疫情監測數據、異常情況等有關信息及時共享。

7 監督管理

7.1 培訓和演練

市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專家組應定期組織成員分析動物疫病流行動態,研究防控措施;市鎮兩級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要對隊員進行系統培訓和定期演練,在沒有發生疫情狀態下,各鎮街至少每兩年舉行一次應急演練或應急培訓,確保預備隊撲滅疫情的應急能力。

7.2 獎勵與責任追究

市人民政府對參加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對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7.3 社會公眾宣傳教育

各園區(鎮街)、市有關單位應利用廣播、影視、報刊、互聯網、手冊等多種形式,對社會公眾廣泛開展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知識的普及教育,宣傳動物防疫科普知識,指導群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應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要充分發揮有關社會團體在普及動物防疫應急知識、科普知識方面的作用。

8 各類具體工作預案的制定

各園區(鎮街)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參照本預案并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制定本地區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陸生野生動物應急預案由市陸生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另行制定,水生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另行制定。

9 附則

9.1 預案補充文件的組成

(1)市農業農村局調整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專家組、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預備隊成員的文件,作為本預案的補充文件。

(2)國家、廣東省、東莞市制定和調整的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撲殺補助標準作為本預案的補充文件。

(3)國家頒布的特定動物疫病免疫、撲殺等技術規范,作為本預案的補充文件。

(4)國家規定需要制定特定動物疫病應急預案的,由市農業農村局在本預案的框架下制定,并作為本預案的補充文件。

9.2 術語解釋

(1)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是指陸生(非野生)動物突然發生重大疫病,且迅速傳播,導致動物發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給養殖業生產安全造成嚴重危害,或者可能對人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具有重要經濟社會影響和公共衛生意義。

(2)我國尚未發現的動物疫病:是指瘋牛病、非洲馬瘟等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已經發現,在我國尚未發生過的動物疫病。

(3)我國已消滅的動物疫病:是指牛瘟、牛肺疫等在我國曾發生過,但已撲滅凈化的動物疫病。

(4)暴發:是指一定區域、短時間內發生波及范圍廣泛、出現大量患病動物或死亡病例,其發病率遠遠超過常年的發病水平。

(5)疫點:患病動物所在的地點劃定為疫點,疫點一般是指患病畜禽所在的畜禽場(戶)或其他有關屠宰、經營單位。

(6)疫區:以疫點為中心的一定范圍內的區域劃定為疫區,疫區劃分時注意考慮當地的飼養環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脈)和交通等因素。

(7)受威脅區:疫區外一定范圍內的區域劃定為受威脅區。

(8)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9.3 預案管理與更新

市農業農村局根據形勢發展變化情況適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修訂后的應急預案按照省、市應急預案管理有關規定報審,經審議通過的應急預案報省人民政府和省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備案。

9.4 預案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市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

9.5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2021年6月23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附件:   1. 動物防疫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要求

   2.動物防疫應急物資儲備種類名錄(參考)

   3.動物防疫應急物資儲備技術參數

 
關鍵詞: 應急預案
 
推薦產品&服務MORE>>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永寿县| 上饶县| 清水县| 孝昌县| 山阳县| 金溪县| 迁西县| 科尔| 六盘水市| 莱芜市| 嵊州市| 景东| 精河县| 巴彦淖尔市| 高碑店市| 英山县| 青州市| 建瓯市| 辽中县| 虹口区| 乌兰浩特市| 广饶县| 通榆县| 琼中| 平乐县| 宁津县| 大悟县| 吉首市| 哈密市| 延寿县| 益阳市| 浦县| 百色市| 青川县| 治县。| 林口县| 屏南县| 漠河县| 林甸县| 扶风县| 蒙阴县| 马尔康县| 岐山县| 南靖县| 犍为县| 宁武县| 扬中市| 罗山县| 丹凤县| 兰州市| 广河县| 洪雅县| 汶上县| 综艺| 阿图什市| 社旗县| 阿拉尔市| 双峰县| 濉溪县| 格尔木市| 宝丰县| 阿拉尔市| 芦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昌黎县| 仪征市| 永吉县| 旅游| 山丹县| 平南县| 罗平县| 长沙市| 宁国市| 合阳县| 呼和浩特市| 隆安县| 遵义市| 呼伦贝尔市| 乌拉特后旗| 江永县|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