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在本周(2.10-2.14),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分別發布針對食品的政策和通報。以下從國外進出口政策措施、違規通報兩方面進行說明。
一、國外進出口政策措施
據《摩洛哥外交報》2月5日報道,摩政府已暫停冷凍紅肉的進口,原因是屠宰場管理和肉類儲存增加了冷凍紅肉的成本,冷凍紅肉最終售價仍然較高,未能達到調控紅肉價格的目的。該報道稱摩政府于2024年10月15日批準冷凍紅肉的進口,這項許可最初期限為3個月,后延長至今。
2025年1月29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健生食輸發0129第1號公告稱,對中國產芋頭實施進口監控檢查時,發現其違反了食品衛生法中對殘留農藥的規定。因此,將芋頭中毒死蜱殘留量監控檢查頻率提高到30%,并在監控檢查附表2、附表3內新增中國產芋頭中毒死蜱的相關內容。
2025年2月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健生食輸發0206第2號公告稱,基于到現在為止的實際檢查結果,現刪除監控檢查附表2內中國產蘆筍中異丙威相關部分的內容。
二、出口違規通報
2025年2月12日,據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濱海邊疆區地方分局消息:該分局官員在對進口自中國的重約190公斤的新鮮辣椒實施植物檢疫并對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的過程中,在樣本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番茄褐色皺果病毒。
2025年2月7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食品召回信息RCL202500269,涉及一批中國產荷蘭豆。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5年2月10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茄汁鯖魚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5年2月12日,據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阿穆爾州分局消息:該分局官員在對進口自中國的重約555公斤的番茄實施植物檢疫并對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的過程中,在樣本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番茄褐色皺果病毒。
2025年2月11日,據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阿穆爾州分局消息:該分局官員在對進口自中國的重約 0.565 噸的獼猴桃實施植物檢疫并對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的過程中,在樣本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桑白盾蚧。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3家企業的多種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多種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11批次食品不合格。
2025年1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全部或部分含有污穢的、腐爛的、分解的物質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等。
2025年2月份,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水產品、加工食品和農林產品等,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5年第6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2例。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