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在本周(10.6-10.10),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分別發布針對食品的政策和通報。以下從國外進出口政策措施、違規通報兩方面進行說明。
一、國外進出口政策措施
2025年9月25日,美國食藥局(FDA)發布Docket No.FDA-2011-N-0179最終規則,對進口食品預通報制度進行兩項關鍵修訂。
2025年10月1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通告,修訂進口豬肉和豬肉制品的檢疫條件,主要是針對冷藏豬肉的補充要求。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官網10月10日消息:因產品首次被檢不合格,該局連續發布多條指令,宣布自2025年10月6日起對我國多家企業產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
2025年10月3日,美國食藥局(FDA)宣布,自2025年10 月31日起,FDA將對來自印度尼西亞某些地區的蝦和香料實施進口認證要求。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官網最新消息:因產品首次被檢不合格,俄羅斯獸植局連續發布4條指令,宣布對我國多家企業產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
二、出口違規通報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5年9月29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綠茶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5年10月6日,據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濱海邊疆區地方分局消息:該分局官員在對進口自中國的重約9.7噸的蘋果和梨實施植物檢疫并對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的過程中,在360公斤蘋果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梨小食心蟲。
2025年9月30日,據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檢疫監督局阿穆爾州分局消息:該分局官員在對進口自中國的重約4.5 噸的鮮梨實施植物檢疫并對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的過程中,在樣本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梨小食心蟲。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5年10月1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黑蒜瓣不合格。據通報,不合格產品銷至了奧地利、比利時、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盧森堡、荷蘭、羅馬尼亞和瑞典。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5年10月1日,愛爾蘭食品安全局發布2025.52號預警通報,因受蠟樣芽孢桿菌污染,愛爾蘭召回一批從我國進口的麻油辣腐乳。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5年10月9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鍋鏟和密胺碗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5年10月1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辣椒腐乳不合格。據通報,不合格產品銷至了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愛爾蘭、馬耳他和荷蘭。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5年10月6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密胺廚具和食品補充劑等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6批次食品不合格。
2025年10月2日、3日和8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3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
根據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布的數據,2025年9月我國出口韓國食品的違反案例中,涉及加工食品、農林產品、水產品及健康功能食品共35例。
9月份以來,美國FDA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
近日,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更新8月份進口食品違規情況,通報我國6批次產品不合格。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5年第40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0例。據通報,不合格辣椒腐乳銷至了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愛爾蘭、馬耳他和荷蘭;不合格黑蒜瓣銷至了奧地利、比利時、捷克、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盧森堡、荷蘭、羅馬尼亞和瑞典。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