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5月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117.66萬噸,同比增加7.5%,進口額53.87億美元,同比增長19.6%,進口乳制品折合生鮮乳為747萬噸,同比增加10.9%。其中,進口干乳制品89.96萬噸,同比增加11.6%,進口額47.38億美元,同比增長21.4%,進口液態奶27.7萬噸,同比增加3.8%,進口額6.49億美元,同比增長7.8%。2025年1-5月我國共計出口各類乳制品5.00萬噸,同比增加101.1%,出口額1.55億美元,同比增長57.9%。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生鮮乳過剩導致價格走低,這讓乳品企業生產原料奶粉的成本降低,價格更具優勢,加之企業也在努力拓展海外市場,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壓力。因此,乳制品尤其大包粉的出口快速增長,今年1-5月累計出口大包粉2.3萬噸,出口量同比大增401%。
7月4日,商務部發布公告,裁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存在傾銷,自7月5日起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
7月4日,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管局發布通報稱,黃浦區市場監管局關注到相關媒體“網傳上海一面館被曝將顧客剩面二次銷售”等報道,即組織執法人員開展調查。經初步調查,報道中所涉面館為上海映眾小吃店,針對其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的情況,該局已立案調查。目前該面館已暫停營業。
廣東一餐廳被指宰客被查封
近日,廣東汕頭南澳島一家海鮮店被指“宰客”,引發網友熱議。7月3日,一游客發布視頻稱,其在廣東省汕頭南澳島旅游,花318元在某平臺購買了一個海鮮套餐,到店后賬單卻是2297元。該視頻發布后,不少人在評論區曬出同樣的經歷。值得注意的是,有當地居民表示,這家店此前已多次被投訴,后來換了店名。7月3日,相關部門已經將其查封,目前,該餐廳在某團購平臺,已顯示暫時停業。
女子稱麗江一店冰淇淋“標價9.9元變48元”
近日,有女子發視頻稱,她在云南麗江古城一茶飲店購買冰淇淋時,商家標價9.9元,但拿到手后被要48元,質疑商家標價有問題。視頻顯示,涉事商家店內有一塊很醒目的價牌標明“竹筒冰淇淋9.9元/個”。價牌正上方為奶茶產品圖,左側為冰淇淋圖,但二者均未標注具體品類(飲品或冰淇淋),且外觀均為竹筒容器。視頻拍攝者在視頻中稱,她得知,“竹筒冰淇淋9.9元/個”對應的是左側的那張產品圖,標牌正上方的產品圖對應的48元價簽則貼在一處不起眼的墻壁上,標注“竹筒奶茶(大)”,與9.9元價牌分離。涉事門店的老板江先生稱,9.9元對應左側小規格冰淇淋,48元對應右側大規格奶茶,女子誤將兩款產品混淆。爭議后已全額退款,未強制交易,剩余飲品由員工處理。對此,麗江市古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確有此事,他們還在了解中。該局在相關視頻下留言稱,關于這一問題,已關注并立案調查,將及時向當事人反饋后續工作開展情況。
蜜雪冰城香港沙田好運中心分店結業
7月6日,蜜雪冰城香港沙田好運中心分店正式結業,原址現由內地茶飲品牌匯茶接手裝修,該品牌同為蜜雪集團投資企業。值得注意的是,上月,蜜雪冰城香港沙田好運中心分店卷入食品安全風波,被發現一個冰凍甜點樣本的大腸菌群含量和總含菌量超出當地法例上限,分別超標50%和70%。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5年第27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7例。據通報,不合格楊梅銷至了德國;不合格姜粉銷至了奧地利、法國和荷蘭。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