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關于大力推進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國家中醫藥局,現答復如下:
一、工作現狀和進展情況
在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一些中藥材被用作食材,即食藥物質。傳統中藥材融入現代飲食,有助于中醫藥傳承創新,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我委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發布《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管理規定》,根據傳統食用歷史證明、食用安全性評價資料等及時審查、更新食藥物質目錄,目前已公布納入食藥物質目錄的物質106種。
二、關于所提建議的答復
(一)關于支持食藥物質技術研發和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打造一批健康產業創新中心,推進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等創新主體高效協同。我委統籌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開展區域性營養創新平臺建設,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門印發《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注重食藥物質原材料傳承與發展,明確加強承德杏仁、寧夏枸杞等原料示范基地建設,支持遼寧海參制品、山東阿膠制品等特色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二)關于食藥物質質量及工藝標準。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加強食品質量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對于納入食藥物質目錄的部分產品,已制定《枸杞》《免洗紅棗》等20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并制定了《保健食品中綠原酸的測定》等17項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檢測方法。我委將持續完善食藥物質標準管理法規要求,根據《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管理規定》,新發布的食藥物質公告中增加了食藥物質相關信息及安全限量指標等要求;正在開展食藥物質外源污染物數據收集、消費量調查、安全性評估、健康聲稱等相關工作。
(三)關于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國家中醫藥局等部門分別發布《關于加快新農科建設 推進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十四五”中醫藥人才發展規劃》等,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鼓勵設置食品營養與健康、健康服務相關專業,培養食藥物質種植養殖、鑒定、炮制、制劑、養生等健康服務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對食藥物質食品產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開展探索。
(四)關于加強食藥物質科普宣傳和知識普及。各部門依照各自職責,開展食藥物質政策解讀、食養指南推廣應用、科普宣傳等形式多樣的科普工作,指導企業規范生產經營,指導消費者正確認識和使用食藥物質,提升人民群眾營養健康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目標和計劃
我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大食物觀”理念,做好食藥物質目錄管理和制定工作,開展食藥物質食養聲稱試點工作,推動食藥同源原材料種植養殖及深加工產業發展,持續加強食藥同源食品科普宣傳,賦能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提升營養健康高線,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感謝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5年7月21日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