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的提案”收悉。經商保監會、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農業保險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對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著重要的“穩壓器”作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保險發展,近年來有關部門在鞏固農業保險成果基礎上,圍繞“提標擴面增品”,不斷推動農業保險創新升級。一是全面升級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型農業保險,督促各涉農保險機構完成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型農險產品條款修訂;二是逐步提高中央財政對中西部、東部的產糧大縣三大主糧作物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緩解產糧大縣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壓力大、配套難問題;三是貫徹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選擇13個糧食主產省200個產糧大縣,在三大主糧基本保障金額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基礎上,開發面向適度規模經營農戶的專屬大災保險產品,保障水平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地租”,提高保險賠付金額。此外,保監會正在積極建立完善農業保險信息共享平臺,推動保險機構加強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強化農業保險監管,確保農業保險健康發展。
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是防范價格波動風險的重要手段,既需要充分市場條件下所形成的價格為前提,又需要有效分散價格波動系統性風險的再保險或期貨市場作為支撐。為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和農情的價格保險模式,近兩年,我部安排專門資金支持黑龍江、吉林等地開展了大豆、玉米、糖料蔗等“保險+期貨”試點,由保險公司提供目標價格保險產品,并通過期貨公司購買看跌期權分散風險。同時,不少地方也結合實際主動開展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2016年,我國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地區達31個省份,試點品種包括生豬、蔬菜、糧食作物和地方特色農產品共4大類50種,保費收入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65%;提供風險保障154.81億元,同比增長28.87%。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不斷總結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經驗,完善產品模式,選擇適宜品種擴大試點范圍,推進農業信息數據共享和價格發布平臺建設,探索建立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特點的價格保險風險分散機制,并不斷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力度,研究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適當支持,充分發揮其對保障農民收入、穩定農業生產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作用。
感謝您對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部財務司 010—59192519
農業部
2017年9月1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