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至20日,慶陽市市場監管局派出4個工作組對全市食品安全進行專項督查和抽樣檢驗。各工作組結合地方特色和群眾節令消費特點,充分發揮抽檢監測技術支撐作用,針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開展專項督查和靶向抽檢,重點督查了食品生產、流通、餐飲企業127家,抽取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的高風險食品98批次,抽取樣品等檢驗完成后向公眾公布。
通過督查來看,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總體進展較好。各縣(區)能夠按照國家和省市要求,落實領導包抓責任制和網格化監管模式,嚴管冷鏈食品,防控安全風險,做到冷鏈食品監管單位底子清,情況明。規范設置了冷鏈食品監管總倉,落實市外進口冷鏈食品報備制度。并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提高電子追溯管理加入應用率,嚴格落實消殺、體溫監測和定期核酸檢測等措施,部分住宿、餐飲單位實行紅外線自動測溫設備。部分縣(區)協調落實信息員、協管員薪酬,全面靠實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屬地監管責任。在督查中也發現了一些薄弱環節。各縣(區)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監管有的放松,食品經營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好。食品流通企業食品安全負責人對食品安全的規定和要求不清楚不熟悉,相關制度要求未落實,超市散裝標識標簽不規范。個別餐飲企業存在從業未按要求著裝,碗筷消毒不規范,冷柜生熟混放,違規使用散裝食用油等問題。市局督查組向相關縣(區)移交了問題清單,并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市局將不定期暗訪整改成效。
此次督查抽檢是落實《慶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食品安全抽檢與日常監督檢查同步實施的意見》的具體舉措,是將日常監管與監督抽檢有機結合的有益嘗試和逐步實踐。就是要充分的發揮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在日常執法和辦法執法中的支撐作用,提高監管抽檢的靶向性和精準性,為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市級監督與抽檢的重點是市內食品生產企業,有外設倉庫的食品批發和營養餐配送企業,接待在100人以上的餐飲企業,具有外設庫房的冷鏈冷凍企業等。縣(區)監督與抽檢的重點是轄區內地方特色食品、監管過程發現的高風險性食品、專項整治類別食品及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進行抽檢。同時,抽樣工作將突出科學均衡、重點覆蓋、按月推進的特點,避免扎堆抽檢、集中送樣。慶陽市2021年食品抽檢工作繼續實行“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系統”實時報送,數據定期發布,及時跟跟蹤,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不斷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