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年過,歲歲有不同。牛年將至,為保障全省人民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春節,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溫馨提醒廣大消費者,節日期間務必提高疫情防控意識,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01
“非必要,不聚集”,健康安全放第一
節日期間如需走親訪友,切記做好個人防護,盡量不去人多的地方購物、用餐;家庭成員聚餐時,也應勤消毒,勤通風,保持居家清潔衛生;餐飲單位從業人員要強化防控意識,控制場所人流量,保證就餐環境寬暢且衛生。
02
網購食品需謹慎,科學看待冷鏈食品
網購食品或外賣點餐時,要選擇正規電商平臺,重點關注配送人員的健康信息,收到產品后第一時間對外包裝進行消毒。如果是冷加工食品,還應提前溝通商家選擇的物流公司是否具備冷鏈運輸資質。由于近期全國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起公眾高度關注。根據醫學專家解讀,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通過食用或接觸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消費者在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時,不論是線上線下采購,應查驗商家是否能提供合法來源證明、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等,購物后及時洗手,洗手前不觸碰眼、鼻、口等部位,做好自我防護。
03
存儲要得當,消費需理性
一是不要囤積過多食品,以免因儲存方式不當、儲存時間過長等造成食品過期或腐敗變質。二是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跟風、搶購囤積,若需囤積,可選儲存時間長的食材。
04
謹慎購買食材、科學烹飪,防止食物中毒
消費者在選購年貨時,要注意查看食品外包裝是否完整,有無破損、脹袋現象,包裝標識內容是否齊全,不選購過期或臨近保質期的食品;散裝食品儲藏條件是否符合要求,熟制品盛放容器是否清潔等;不過度追求外包裝奢華的食品,造成資源浪費。
家庭烹飪時,生熟要分開,避免交叉感染。加工前先洗手,生鮮食品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用餐后做好廚具清潔消毒;美食應盡量當天食用完,不吃隔夜飯菜,需冷藏的食品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儲存,再次食用時加熱要徹底,避免造成急性腸胃疾病。
05
飲食搭配合理,美味健康兼顧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闔家歡樂,美酒佳肴助興,但還應注意均衡膳食,避免暴飲暴食。兒童、老人、體弱多病等特殊人群應以清淡為主,盡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或者不吃高鹽、高糖、高油食物。
06
保存有效購買憑證,投拆舉報有渠道
消費者購物后應妥善保存發票等有效購買憑證,作為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的維權憑證。如已造成健康問題,應及時就診并保留病歷卡、檢驗報告等,并及時撥打12315熱線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