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休假七天(除夕至年初六),據協會對36家品牌企業的311家門店的統計數據,營收5.05億元,同比上升96.6%,已恢復到2019年(疫前)的92.4%水平;初一至初六,收入2.93億元,同比增長88.3%。同期,據上海市商務委抽樣調查497家零售和餐飲企業數據顯示:107家餐飲樣本企業實現銷售額2933萬元,同比增長79.0%(在商務部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的營收同比增長中占據首位)。
一、年夜飯市場紅火。依據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報道:“節前看上海市場——年夜飯火爆,中午就餐也圓滿”,依舊一桌難求。協會數據:年夜飯堂吃8639萬,同比增43.6%。市商務委數據:堂吃年夜飯平均每桌消費2471元。中商部數據,上海年夜飯外賣位于全國大城市第二,僅次于北京。由于防疫常態化,倡導居家過年,年夜飯和整個春節市場紅火更有如下特點:
1、外賣倍增。協會推出434個年夜飯外賣門店名單,光明村、綠波廊、新雅粵菜館、杏花樓等老字號企業紛紛推出年夜飯半成品大禮包。上海老飯店推出6套“上海老味道團圓年夜飯”套餐。由于線上線下聯動銷售,餐飲外賣倍增。
——協會數據:半成品和成品銷售10.8萬套,同比增加95.2%。尤其自協會開展半成品套餐發布后,各渠道宣傳,電視廣告“貢獻”了近50%的半成品、成品套菜約5萬多套,外賣收入2021萬元,同比增長46%。
——據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上海外賣年夜飯訂單比去年增長118%,品牌餐飲商家外賣銷量同比增長100%,其中老字號和連鎖品牌的年夜飯套餐受到消費者熱捧”。
2、品類增多。僅協會向社會發布的成品、半成品、單品的餐飲外賣品類多大130多種。餓了么數據顯示,今年在線上供應年夜飯套餐的餐飲品牌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4%、參與門店激增260%,提供年夜飯套餐數量更是同比上漲近3倍。把年夜飯從大堂搬到線上,成為今年春節餐飲商家的拐點和亮點。
二、春節年味別樣濃。今年春節,留滬人員多了,居家過年多了,節日的餐飲消費方式自然不同往年,年味依舊,別具特點:
1、社區食堂“不打烊”。為廣大留滬過年的外來人員和居民提供就餐服務,讓他們在社區食堂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和“家”的味道。
2、游區酒店“房難求”。如上海崇明島有680家注冊的民宿,基本滿房;迪士尼度假區附近多家酒店出現除夕夜無房情況;青浦區14家持證民宿主要集中在朱家角古鎮及金澤古鎮。春節期間,哪怕單間夜高達5000余元,也一房難求。自然帶動著餐飲消費。
3、外賣亮點“一人食”。美團外賣發布數據顯示:就地過年在都市催生了“一人食”消費需求,除夕“一人食”訂單量同比增長66%;自煮小火鍋在上海猛增233%,如“大龍燚火鍋”推出了多款百元左右的火鍋單人套餐。
4、超市年菜“超往年”。在大潤發超市的“年貨大街”上,19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年菜擺上貨架,為保障市場供應,他們還派出菜品研發師直接進駐工廠,“總銷量節前預計同比去年增長兩倍”。盒馬鮮生的“特色年貨占比超過四成,大幅超過往年”。
5、餐飲禮盒“倍增長”。京東大數據顯示,從大年三十至初五,上海有關年夜飯禮盒、年貨禮盒、方便菜、燒烤食材等禮盒同比去年農歷增長3.2。
6、餃子外賣“增長據榜首”。餓了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以來,餃子外賣訂單中南方城市的占比,較去年同期漲了六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位居增長第一,與眾多北方人在上海過年不可分。
三、食品安全防范好。協會呼應上海市有關部門節前印發的2021年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及時向行業發出兩個通知及一個外賣外送服務活動承諾書:
1、發出《關于當前加強餐飲單位疫情防控和做好春節市場供應的通知》,涵蓋做好疫情防控、組織春節供應、落實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各項管理措施,要求做到責任到人、規范操作。
2、發出《向社會餐飲企業開展2021年春節市場半成品套餐、特色單品外賣外送服務征集的通知》,同時要求餐飲外賣單位簽訂《2021年春節期間開展線上線下半成品套餐、單品系列外賣外送服務活動承諾書》,保障了被協會公布的400多家外賣單位春節期間在線上線下銷售的食品安全。
3、協會的上述通知及服務承諾書,經主流媒體和政府平臺的轉載,起到在行業更大范圍的推波助瀾作用,形成社會影響和市場效應,加強了春節餐飲食品的安全。截止到正月初七,沒發生有餐飲食品事故的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