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場監管局,臨港新片區市場監管局,市局相關處室、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部署,根據《上海市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滬委〔2019〕1014號)、《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印發〈2021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滬食藥安委〔2021〕1號)等文件要求,我局制定了《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并請各區市場監管局、各有關單位于每季度末最后一個月20日前將所負責的重點工作任務逐項推進落實情況報市局食品安全協調處(聯系人:張露霞),于2021年12月20日前報送年度工作總結。
特此通知。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3月30日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點
2021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扎實推進食品安全戰略,持續實施《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強化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和屬地管理責任,全面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努力將上海建設成為食品最安全、消費最放心、市民最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之一。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1.深化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改革。做好《上海市酒類商品產銷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完善本市酒類商品經營許可。探索食品經營新業態的許可及監管措施,及時制定新業態、新模式準入要求,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創新。優化特殊食品生產許可,重點做好特殊食品生產許可延續工作,并推進實施許可延續告知承諾。對申請新開辦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及國產保健食品備案兩個事項,實施同步申請、一次辦理。探索推進國產保健食品備案“跨省通辦”。配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展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產品(配方)注冊境外核查等工作,放大特殊食品領域“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健全許可督導工作機制,不斷提高許可核查水平。(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市局行政服務中心,各區市場監管局)
2.持續推進電子政務工作。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優化許可辦理流程,簡化許可申報材料、壓縮許可辦理時限,全面實現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網上辦理。積極推行電子許可證書,整合相關政務服務事項前端受理功能,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流程再造、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實現協同服務、一網通辦。推進營業執照與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變更聯辦,方便企業辦理證照變更事項。(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辦公室,各區市場監管局)
二、加強日常監管,嚴格防控風險
3.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健全自查制度,落實食品安全管理、風險管控、檢驗檢測等工作規范,實現食品生產企業自查覆蓋率100%的目標。嚴格實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持續推進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監督抽查考核工作,食品生產企業抽查考核覆蓋率100%,合格率95%以上。繼續推進實施特殊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制度和食品質量安全授權人制度,特殊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100%、質量安全管理人員抽查考核合格率100%。(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市局執法總隊,各區市場監管局)
4.加強食品生產經營日常風險管控。完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風險分級管理,根據食品安全風險高低與企業類別,實施監督檢查,對問題線索企業及抽檢不合格企業實施飛行檢查。抓好肉制品、乳制品、嬰幼兒輔助食品、高風險及節令食品等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并結合監督抽檢,強化風險因素分析和整改。探索研究開展食品生產企業物料平衡檢查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繼續組織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全覆蓋體系檢查,加強特殊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提升本市特殊食品生產質量管理水平。(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5.完善食品安全抽檢監測體系。構建監督抽檢、風險監測、評價性抽檢“三位一體”食品安全抽檢監測體系。監督抽檢以發現問題、防控風險為原則,聚焦大宗消費和高風險食品品種,圍繞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提高問題發現率。評價性抽檢以公眾日常消費量大的民生類食品為重點,合理匹配抽檢渠道,科學抽樣檢驗,客觀反映市場銷售食品的總體安全狀況。風險監測以排查和發現食品安全潛在風險因素為原則,堅持科學研判,提示風險隱患。加強抽樣檢驗過程管理,著力提升抽檢監測數據質量。加強不合格和問題食品核查處置工作,及時公布監督抽檢信息和核查處置信息。加強抽檢監測數據統計分析,深入發掘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切實做到檢管結合,服務監管。(責任部門:食品抽檢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市局執法總隊,各區市場監管局)
6.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編制上海市食品安全狀況報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日常監管信息和監督抽檢信息公開工作機制,規范信息公開程序和審查機制,確保公開的食品安全信息科學、準確、可靠。依法主動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企業信用、典型案例、安全事件等監管類信息,通過政府網站等媒體及時向社會公開監督抽檢結果和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的相關信息,并按照要求將相關信息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風險信息交流,加強輿情監測和風險隱患研判;加強媒體溝通,妥善應對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輿情,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合理引導公眾輿情。(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抽檢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信用監管處、新聞宣傳處,市局執法總隊,市局食品安全技術應用中心,各區市場監管局)
7.做好應急管理和重大活動保障。加強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和能力建設,配備標準應急裝備。做好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世界賽艇錦標賽等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做好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進口特殊食品臨時許可,組織開展展會期間特殊食品巡查。(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市局執法總隊,市局食品安全技術應用中心,各區市場監管局)
三、強化重點監管,解決突出問題
8.深入實施食用農產品綜合整治攻堅等行動。以食用農產品和農貿市場監管為切入點,組織開展韭菜、豆芽、淡水魚、梭子蟹等食用農產品綜合治理提升工作。完成水產品治理安全管理地方立法工作。督促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緊緊圍繞打擊農村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執法協作,深入挖掘案源,從嚴查處案件。繼續做好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經營處、食品生產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網監處、執法稽查處,市局執法總隊,各區市場監管局)
9.持續推進“地溝油”綜合治理。加強源頭治理,支持實施油水分離器團體標準。加強過程管控,實現全過程全覆蓋信息化管理。加強信息公開,對社會開放“地溝油”綜合治理有關數據。加強末端市場推廣應用,提高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閉環消納率。加快推進B10生物柴油國家標準研制工作。(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經營處、食品生產處、標準創新發展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10.深入推進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指導基層運用《上海市保健食品經營領域市場監管檢查事項指南》開展檢查,推進保健食品經營領域市場綜合監管。推廣應用《保健食品經營管理規范》,督促指導保健食品經營單位落實專區專柜銷售、保健食品信息追溯等規范化管理。加強保健食品基層綜合治理,基本消除保健食品非法“會銷”等違法現象。將保健食品非法“會銷”納入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并納入“一網統管”。推進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虛假廣告、違規銷售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持續開展保健食品“五進”科普宣傳,做好專項整治行動的調研指導和總結評估。(責任部門: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廣告處、反不正當競爭處、消保處、網監處、執法稽查處,市局執法總隊,各區市場監管局)
11.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加大進口冷鏈食品市場監管,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重點檢查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情況;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不得生產加工和上市銷售。督促食品生產企業嚴格落實疫病防控責任,落實從業人員健康和防護管理制度。加強涉冷鏈食品生產企業原料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原料信息追溯工作。(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反不正當競爭處,市局執法總隊,各區市場監管局)
四、推進質量提升,助力產業升級
12.全面推進食品生產經營質量提升工程。繼續推進本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健全供應商檢查評價、產品出廠檢驗、食品召回等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乳制品、肉制品質量提升工作方案,推進本市乳制品、肉制品質量提升。督促食品經營者加強質量管理和改善硬件條件,提高食品加工及清洗消毒等關鍵設備的標準化和自動化水平。以“食品安全自查”為抓手,重點督促連鎖企業總部、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大型食品批發企業等全面開展自查工作。結合食品安全示范創建“百千萬工程”,繼續推動開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督促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落實食品安全查驗要求。(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13.深入推進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貫徹落實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上海市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大力實施本市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品牌培育”行動計劃,提升上海投資、上海制造、上海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競爭力和美譽度。督促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加強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健全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常態化機制,嚴格落實供應商審核制度、進貨查驗制度、產品全批次全項目檢驗制度等。(責任部門:特殊食品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14.全面推動餐飲業質量提升工程。結合食品安全示范創建“百千萬工程”,繼續推進食品安全示范街區(路段、樓宇)、網絡食品經營示范店和食品經營實體示范店的創建工作。強化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規定、違法行為處罰、預防食源性疾病等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全面提升餐飲從業人員素質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管理能力。對餐飲服務提供者開展科學分類監管。督促落實餐飲服務提供者和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主體責任,加大規范指導和監督檢查力度,強化社會共治。做好餐飲服務單位提供公筷公勺服務的執法工作。(責任部門:食品經營處、食品協調處、網監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15.持續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積極防范校園輸入性食品安全風險。督促校外供餐單位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會同教育部門提升校園食品安全“視頻監控”水平。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提高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置能力,落實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制度。壓實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責任部門:食品經營處、食品協調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16.全面推進網絡食品經營質量提升工程。開展網絡食品經營凈網行動,督促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組織網絡和管理制度,嚴格實施入網審查和配送服務標準。加強監管部門與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的食品安全信息互聯互通。加強對網絡食品經營食品安全的監管,保證線上線下同標同質。推進守護外賣食品安全行動,在全市持續推廣“食安封簽”。(責任部門: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協調處、食品抽檢處、網監處,市局執法總隊,各區市場監管局)
17.推動食品相關產品質量提升工程。突出涉及人體健康安全的指標,組織開展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實施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保證能力評估工作。(責任部門:產品質量監督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五、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18.繼續推進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做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納入“一網通辦”工作,提升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智能化水平,推進追溯平臺與各企業自建系統的對接,實現追溯信息互聯互通,消費者可以通過市民主頁查看。在應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智慧監管試點的基礎上,擴大智慧監管功能的應用需求,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應用食品安全預警及線索發現功能,提升監管效能。在確保9大類20個品種信息追溯覆蓋率、上傳率100%的基礎上,研究《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及追溯品種目錄的修訂工作。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全部對接國家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長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和相關保健食品經營企業信息追溯覆蓋率、信息上傳率達到100%。提升特殊食品經營單位追溯覆蓋面與追溯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推進二維碼、追溯單、區塊鏈等追溯模式的推廣工作,以追溯憑證為抓手,完善全鏈條追溯,形成食用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典型示范案例及可推廣復制模式。全面推進實施《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推進食品生產過程智能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督促企業嚴格記錄食品生產過程信息,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體系。(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19.提高監管智能化水平。推進食品安全五項網格化事件融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平臺,推進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響應納入“一網統管”建設。優化食品安全監管和信息服務平臺,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大數據分析決策水平。完善并使用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移動監管系統,推進監管數據整合運用,統一監管流程、規范監管行為、提高監管效率。推進數據平臺建設,推進市、區、街鎮各級監管系統數據錄入,實現平臺數據的匯集和展示。(責任部門: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食品協調處,市局信息應用研究中心,各區市場監管局)
20.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明確抽查依據、抽查主體、抽查內容、抽查方式、抽查比例等。落實“處罰到人”要求,完善嚴重違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和相關責任人員重點監管名單制度,將從業禁止、終身禁業人員信息及時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制定聯合懲戒事項目錄,規范聯合懲戒工作流程。(責任部門:信用監管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市局執法總隊,各區市場監管局)
六、加強共治共享,創新社會治理
21.加強長三角區域合作。繼續推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無錫、寧波等城市間6大類10個追溯品種食品及食用農產品追溯信息互聯共享。探索推進長三角地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以長三角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為基礎,推廣二維碼信息追溯新技術應用。提高網絡食品經營監管協作水平,加強信息互通共享、聯合處置。研究制定長三角區域內評價性抽檢工作思路、原則、標準,構建評價性抽檢工作模型。建立長三角區域抽檢信息通報機制,強化抽檢結果互認、互通、互信。(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抽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綜合規劃處,相關區市場監管局)
22.引入社會資源共治。動用各方力量,推進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發揮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作用,支持行業協會、高校、科研院所等第三方合作參與食品安全工作,圍繞食品安全領域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課題研究、風險交流、咨詢培訓、科普宣傳等工作。發揮居(村)民委員會、消費維權聯絡點(站)、物業管理部門、業主委員會等作用,加強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和宣傳教育。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發揮保險機構風險管理作用。委托第三方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相關工作評價,組織開展公眾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知曉度和滿意度調查,并及時向社會公開。(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食品抽檢處、消保處,市局食品安全技術應用中心,各區市場監管局)
23.強化投訴舉報處理和社會監督。加強投訴舉報辦理工作,推進12315平臺的應用,督促舉報線索查實,做好舉報獎勵工作。主動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法律監督與民主監督,認真辦理關于食品安全的人大代表建議與政協委員提案。發揮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市民巡訪團”和志愿者的社會監督作用。加強食品安全輿情監測。(責任部門:消保處、食品協調處、新聞宣傳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市局投訴舉報中心,各區市場監管局)
24.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持續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持續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六進”、保健食品“五進”等科普宣傳活動。持續推進食品藥品科普站建設,開展營養均衡配餐示范推廣。充分運用各類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拓展宣傳渠道,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打造“上海市食品安全網”科普辟謠宣傳欄目,開展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責任部門:食品協調處、新聞宣傳處、食品生產處、食品經營處、特殊食品處,各區市場監管局)
附件: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文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