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開學前,為全面貫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保障全省師生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教育廳、省衛健委安排部署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現已順利完成。
一是高度重視,全覆蓋檢查。省市場監管局、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聯合開展2021年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文件,進一步明確我省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的重點和要求,要求各地在學校自查的基礎上,對學校食品安全開展全覆蓋檢查。全省本次專項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62355人次,檢查學校食堂23543個,校外供餐單位28家,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店29003戶;檢查發現學校食堂無證經營6個,取締無證供餐學校4個;立案查處474件,已結案389件,罰沒金額111.4萬元,其中查處學校及幼兒園食堂104家,罰沒54萬元。
二是持續發力,創新監管。按照《四川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要求,配合教育廳局積極推進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建設進行提檔升級。目前,全省學校食堂實現“明廚亮灶”全覆蓋,其中10044家學校食堂接入智慧監管平臺,通過手機APP、掃描二維碼等向師生、家長和社會公眾全面公開食堂操作過程、后廚加工環境等信息,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42.57%。成都市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45.42%。推動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開展HACCP、ISO22000管理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學校食堂64家,學校集體用餐配送單位6家通過管理體系認證。錦江區局向全區148所公民辦中小學、幼兒園派出食品安全副校(園)長25名,實現了全區校園食品安全專業指導100%全覆蓋。瀘州市1178家學校食堂接入瀘州市場監測預警中心或“食安瀘州”APP平臺,占全市學校食堂73%。眉山市利用 “眉山市食品經營安全監管系統”,采取“一校(店)一碼、一碼三掃”的模式,對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全覆蓋檢查。廣安市局市縣兩級聯動開展“周三查餐廳”進校園行動2期,邀請學生家長、媒體、兩代表一委員共同監督學校食品安全,共突擊檢查學校食堂38個,發現隱患83個,現已全部整改。南充市局對學校食品安全開展了三部門聯合督查,督查組認真查看了基層執法人員日常監督檢查記錄表,對表中提出的問題學校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
三是加強培訓,強化考核。配合開展“餐飲從業人員培訓年”活動,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本級教育行政部門對轄區內學校校長、分管校長、食品安全管理員、食堂負責人,校外供餐單位負責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等以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食品安全制度執行為重點內容進行線上線下培訓。本次全省共開辦學校食品安全培訓班903個,培訓從業人員49141名,發放培訓材料62080份。我省樂山、廣安、達州、雅安、瀘州等絕大多數地方采取集中授課、視頻教學、專家輔導、線上線下考核等方式開展了專題培訓考核,合格率達到90%,進一步推動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規定落實。德陽市局對已入駐“德陽校園食安”平臺的學校要求在平臺上登錄春季開學自查表和學校大宗食材采購臺賬;目前,已在平臺上收到學校自查表99份,大宗食材采購臺賬201家次。綿陽市安州區通過校園食安系統,組織餐飲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學習考核,完成食品安全管理員和從業人員通過考核900余人次,通過率100%;三臺縣局召開集中供餐學校和營養餐中心行政約談會,就集中供餐后學校食堂和營養餐中心相關職責進行了詳細劃分和規范。
四是營造氛圍,共治共享。一是積極開展《四川省中小學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的宣傳,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向師生有效傳授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知識。二是結合當前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以學校食堂為課堂,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增強“愛糧節糧、健康消費”意識,養成厲行勤儉節約、拒絕餐飲浪費的行為習慣。三是暢通學校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機制,督促各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及時處置學校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箱的投訴舉報事項,積極推進建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校園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機制,不斷完善校園食品安全“政府領導、部門監管、學校主責、社會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綿陽市平武縣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在檢查中,向廣大師生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和“愛糧節糧、健康消費”內容,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識、消費維權意識及節約意識,自覺抵制假冒偽劣食品和餐飲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