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已陸續開學,為保障師生用餐安全,全市各級市場監管系統切實履行好“四個最嚴”要求,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嚴防嚴管嚴控學校食品安全風險。
堅持問題導向,督促落實食品安全自查
2月25日,市局印發了《關于開展2021年全市春季開學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從主體責任、索票索證、人員管理、場地設施、疫情防控綜合治理等方面嚴格開展檢查,務必確保在開學前,盡快盡早查出并消除學校食堂存在的問題隱患,及時堵塞風險漏洞。
市場監管部門重點督促轄區內各級各類學校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校長負責制,對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有關規定,認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提交自查報告及整改情況,食品安全自查率確保達100%。
對自查中發現問題和隱患的,已在開學前全部整改到位。
繃緊食品安全弦,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執法人員對學校食堂的操作間、消毒間、備餐間、食堂倉庫等硬件設施和衛生情況等重要環節進行了詳細檢查,對原料采購的索證及驗收、食品貯存及使用、從業人員崗位培訓、設施設備運轉等情況進行了隱患排查。
強調食堂不得制售冷葷類食品、生食類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
執法人員還積極引導學校食堂深入開展“光盤行動”“健康分餐”活動,樹立“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新風尚。
提質擴面,智慧監管助力校園食品安全共治
目前全市856所學校食堂,1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明廚亮灶覆蓋率為100%。
在明廚亮灶全覆蓋的基礎上,市局積極探索推進明廚亮灶提質擴面建設,在高新區部分學校展開“智慧監管+明廚亮灶”試點。
平臺服務對象包括市場監管部門、教育部門、學校管理層、家長以及學校食堂實際經營人,可通過授予各方不同賬號,分配各自管理權限的方法,理清職責,實現各自的管理目的。
通過對從業人員管理、供貨商信息、倉儲信息、留樣記錄、消毒記錄、餐廚視頻、菜單信息的采集,記錄并固定各經營主體的責任,實現校園食堂食材的來源可追,去向可查,過程可監督。
學校(托幼機構)可在平臺上開展食堂自查,由食品安全管理員填報系統數據,并將自查報告和現場照片整改情況錄入系統。
下一階段,市局將聯合相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推進學校疫情防控與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排查校園安全隱患。
此外,2020年,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了《咸寧市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壓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部署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有效防范化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讓師生及家長在校用餐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