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浙江省疫情防控冷鏈食品物防專班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進口冷鏈食品“三道防線”的通知》,對“浙冷鏈”系統、集中監管倉、省際檢查站工作進行再部署。
《通知》還特別強調了“互聯網+監管”首站經營者檢查,要求各地在6月11日前完成重點冷鏈食品首站經營者現場檢查,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強化“浙冷鏈”系統應用
指導企業規范、正確賦碼、掃碼及錄入相關信息,包括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鼓勵廣大消費者掃碼查詢、看碼消費、主動填寫消費信息。
強化集中監管倉管控
嚴格落實集中監管倉人、物、環境各項防控措施,在6月4日前對集中監管倉開展一次全面自查。包括人員是否按規定開展核酸檢測,直接接觸人員是否完成疫苗接種,作業過程是否嚴格落實個人防護,作業結束是否洗手消毒。對來自高風險國家的貨品提高采樣比例。對集中監管倉核酸檢測實驗室加強質量監管,組織對消毒效果進行評估,評估不合格的應暫停作業,待評估合格后恢復作業。全面排查重點場所、設施設備等是否按規定進行消毒,口罩、防護服等廢棄物是否按規定進行處置。
強化省際檢查站工作
根據冷鏈車輛流量監測數據,全省省際檢查站已完成第一輪動態調整,進一步增強檢查的靶向性。各檢查站將進一步規范檢查站設置和信息引導流程(如下圖所示),請廣大冷鏈車輛(無論運輸國產還是進口冷鏈食品)駕駛人員主動配合檢查。對于不配合的車輛,公安部門將加強道路抓拍并予以提醒教育。除固定檢查站外,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還將隨機設卡進行聯合檢查和宣傳。
↓↓進口冷鏈食品省際檢查站示意圖↓↓
6月11日前,各地將對重點冷鏈食品首站經營者進行現場檢查,重點檢查:
是否按規定進行賦碼并及時上傳“三證”;
出倉證明為外省的是否是規范化的核酸檢測和消毒證明;
直接接觸人員是否落實7天一次的核酸檢測并按要求進行預防接種;
是否落實“三專”(即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等管理要求;
場所環境、設施設備是否按規定清洗消毒。
來源 | 浙江省疫情防控冷鏈食品物防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