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國內(除臺灣?。┮咔榈玫接行Э刂?,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情況下,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十分繁重。為防止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國內,國家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了嚴格的管控規定。在瀘州市,根據市上的統一要求,下轄各區縣均分別建有“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要求轄區內所有經營戶經營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入集中監管倉統一監管,并嚴格執行進出倉檢測規定。然而,盡管政府三令五申,反復宣傳,卻仍然有個別商人違反規定,并因此受到嚴厲處罰,可謂咎由自取。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個實際案例
據瀘州市合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六月十六日下達的合市監處字〔2021〕第14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載明,當事人唐某“參加過合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培訓會等會議,知曉從事進口冷鏈食品必須查驗是否有《核酸檢測報告》、《海關入境檢疫證明》、《消毒證明》,所有進入四川的冷鏈食品必須將信息錄入川冷鏈平臺,必須提前48小時申報、全部進入集中監管倉,經核酸檢測和消毒處置出具《集中監管倉出倉證明》后方能銷售的相關規定。”然而,唐某卻對上述規定置若罔聞,并明知故犯。
合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近期開展冷鏈食品疫情檢查時發現,合江縣商人唐某凍庫內存放著待售的6箱巴西冷凍去骨牛肉,重量224.96kg,當事人無法提供該批次產品的《核酸檢測報告》和《消毒證明》,以及所有6箱巴西冷凍去骨牛肉的《集中監管倉出倉證明》和川冷鏈平臺錄入信息。涉及貨值金額9817.10元。執法人員當即將上述6箱巴西冷凍去骨牛肉予以就地封存,并請合江縣疾控中心對涉案進口冷鏈食品和密接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幸而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因唐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被合江縣市場監管局責令改正,并處以重罰。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四條第(三)項
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三)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項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并可以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二)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
當您發現有違反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規定的行為時,請第一時間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
信息來源:新聞宣傳科
合江縣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