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更好的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甘南州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共促消費公平”消費維權年主題,公布2021年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其中涉及食品案例3個:
案例一 舉報違法來維權 鐵拳出擊保民生
【案情介紹】2021年3月9日,州市場監管局行政綜合執法隊接到匿名舉報,稱合作市某百貨經銷部涉嫌銷售假酒。
【處理結果】執法人員接到投訴后,立即對合作市某百貨經銷部進行現場檢查。檢查中發現該店所銷售的“劍南春酒”、“中華老字號瀘州老窖特曲酒”、“五糧液1618酒”、“貴州茅臺酒”(共計36瓶)初步確認涉嫌侵犯了商標注冊權。隨后,執法人員立即與廠家聯系并立案調查,經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有限公司、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鑒定證明書》鑒定,確認上述白酒均屬假冒注冊商標專用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規定,構成了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白酒的違法事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對該經銷部做以下處理:1、沒收侵權“劍南春酒”、“中華老字號瀘州老窖特曲酒”、“五糧液1618酒”、“貴州茅臺酒”共計36瓶;2、處20000元罰款。
案例三 涉嫌銷售病豬肉 依法核查并賠償
【案情介紹】2021年1月15日,劉先生舉報甘南州合作市東宏市場某商鋪涉嫌銷售病豬肉,肉片顏色發黃,有臭味,要求盡快查處。
【處理結果】合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單后,執法人員立刻與舉報人取得聯系并初步了解了案情,第一時間赴現場調查取證。經查,該經營者票據齊全,屬合格產品,由于量大滯銷,存放時間過長導致肉品出現味道。
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批評教育,并要求退還舉報人貨款6300元并賠償2700元,合計9000元。
案例四 查處假冒“茅臺酒”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案情介紹】2021年7月7日,投訴人楊先生在甘南州卓尼縣某批發鋪購買4瓶茅臺酒,共支付12800元,后經廠家人員鑒定為假冒產品,要求退還貨款。
【處理結果】卓尼縣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后,立即將店里銷售的茅臺酒依法進行了封存,并向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發出委托鑒定書。2021年7月15日投訴人和商家共同查驗有機碼、批次后,現場進行了啟封,由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鑒定人員當場進行鑒定,鑒定結果2瓶真品,2瓶為假冒注冊商標的貴州茅臺酒。當事人對鑒定結果表示無異議,不要求復檢。經調解,商家退還貨款12800元,對假冒注冊商標的2瓶貴州茅臺酒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二條第四項、第五十七條第三項和第六十條的規定,依法采取扣押行政強制措施,以12315“訴轉案”案源交辦至綜合行政執法隊依法查處。8月26日,依法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做出以下行政處罰:1、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2、沒收假冒注冊商標茅臺酒2瓶;3、罰款9600元,上繳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