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8月18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5年第2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檢出17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項目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標、農獸藥殘留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尚食鹵(杭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肉丁,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寧波筑基培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早安白菌復合益生菌固體飲料,大腸菌群、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不是致病菌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妒称钒踩珖覙藴?飲料》(GB 7101-2022)中規定,固體飲料同一批次產品5個樣品的菌落總數檢驗結果均不得超過102CFU/mL,且最多允許2個樣品的檢驗結果超過10CFU/mL;《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GB 2726-2016)中規定,熟肉制品(除發酵肉制品外)同一批次產品5個樣品的菌落總數檢驗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最多允許2個樣品的檢驗結果超過104CFU/g。固體飲料、熟肉制品中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食品中的大腸菌群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妒称钒踩珖覙藴?熟肉制品》(GB 2726-2016)中規定,熟肉制品同一批次產品5個樣品的大腸菌群檢驗結果均不得超過102CFU/g,且最多允許2個樣品的檢驗結果超過10CFU/g。熟肉制品中大腸菌群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受人員、工器具等的污染;還可能是滅菌不徹底導致的;還可能與產品儲存條件不當有關。
霉菌是評價食品質量安全的一項指示性指標,食品中霉菌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如果食品中的霉菌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可能產生霉菌毒素;長期食用霉菌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GB 7101-2022)中規定,固體飲料中霉菌的最大限量值為50CFU/g。固體飲料中霉菌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不當有關。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標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標,分別為寧波高新區清水橋菜場周世的早餐店銷售的豆沙青團,檸檬黃、亮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杭州市拱墅區盛倉水果店銷售的桑葚,紐甜、納他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海寧市長安鎮張貫利水果經營部銷售的楊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寧波鄞州新城恩才面條攤銷售的芝麻青團,檸檬黃、亮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沃爾瑪華東百貨有限公司杭州臨平分店銷售的白玉糖蒜(醬腌菜),紐甜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檸檬黃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檸檬黃基本無毒,不在體內貯積,絕大部分以原形排出體外;但是如果長期大量攝入檸檬黃超標的食品,也存在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檸檬黃在米粉制品中不得使用。米粉制品中檸檬黃檢驗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超范圍使用;還可能是企業摻假造假濫用色素。
亮藍在食品行業中適用于糕點、糖果、飲料等的著色。亮藍必須嚴格按照標準使用,如果長期攝入,存在健康風險?!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亮藍在米粉制品中不得使用。米粉制品中亮藍檢驗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超范圍使用;還可能是企業摻假造假濫用色素。
紐甜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甜的合成甜味劑,甜度高,是砂糖的8000倍左右;安全性較高;低能量或無能量、可供糖尿病人食用、不致齲齒、可促進雙歧桿菌增殖等,是保健型食品的首選甜味劑。紐甜性狀穩定,安全性較高,在體內代謝后形成脫酯化的紐甜和微量甲醇,其代謝物在血液中存留時間較短,最后從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腌漬的蔬菜中的紐甜最大使用量為0.01 g/kg。造成食品中紐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生產經營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味,超限量、超范圍使用紐甜或者使用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納他霉素是一種由鏈霉菌發酵產生的天然抗真菌化合物,屬于多烯大環內酯類,既可以廣泛有效地抑制各種霉菌、酵母菌的生長,又能抑制真菌毒素的產生,是一種食品防腐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納他霉素在新鮮水果中不得使用。納他霉素檢驗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延長產品保質期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未計量或計量不準確。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對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強。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體內多種氧化酶,長期過量攝入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會危害人體健康?!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水果中不得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水果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檢驗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而超限量超范圍使用。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之一,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長期攝入甜蜜素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一定危害?!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水果中不得使用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水果中檢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的原因,可能是食品生產經營者違規添加以改善口感。
8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
8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分別為金華市義烏市城西街道伏龍山菜市場張月華攤位在餓了么(網店)銷售的鱔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山市云賓菜市場吳建亮攤位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嵊州市江濱市場周均良攤位銷售的鱔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龍港市第四菜市場方平攤位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寧波市鄞州潘火武利蔬菜攤銷售的荷蘭豆,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桐鄉市梧桐佃生蔬菜店銷售的荷蘭豆,烯酰嗎啉、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安吉良心蔬菜經營部銷售的荷蘭豆,多菌靈、吡唑醚菌酯、烯酰嗎啉、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杭州市江干區胡樟華農產品經營部銷售的長豇豆,滅蠅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恩諾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養殖戶允許使用恩諾沙星,養殖黃鱔、鳊魚中恩諾沙星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攝入恩諾沙星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頭暈、頭痛、睡眠不良、胃腸道不適等癥狀。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動物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產品上市銷售時的藥物殘留量超標。
多菌靈又名棉萎靈、苯并咪唑44號,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對多種作物中因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急性毒性分級標準為實際無毒級。相關研究未見遺傳毒性。長期食用多菌靈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危害尚無明確證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多菌靈在荷蘭豆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荷蘭豆中多菌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者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農藥。
吡唑醚菌酯是具有保護、治療和傳導作用的殺菌劑。食用食品一般不會導致吡唑醚菌酯的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吡唑醚菌酯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荷蘭豆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荷蘭豆中吡唑醚菌酯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者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農藥。
烯酰嗎啉具有良好保護性能和抗芽孢形成的內吸性殺菌劑。食用食品一般不會導致烯酰嗎啉的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烯酰嗎啉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荷蘭豆中烯酰嗎啉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15mg/kg。荷蘭豆中烯酰嗎啉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者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農藥。
乙酰甲胺磷是內吸性的有機磷類殺蟲劑?!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豆類蔬菜中乙酰甲胺磷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食用食品一般不會導致乙酰甲胺磷的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乙酰甲胺磷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滅蠅胺又名環丙氨嗪,為一種新型高效、低毒、含氮雜環類殺蟲劑,是目前雙翅目昆蟲病蟲害防治效果較好的生態農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豇豆中滅蠅胺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5mg/kg。豇豆中滅蠅胺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或濫用農藥。
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
2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分別為南潯蘭濤副食品店銷售的標稱浙江德清東衡孟頫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糟燒王,酒精度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及質量要求;杭州千頃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抖音(網店)銷售的標稱匠心造食(杭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東北松子(特大顆粒),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指在20℃時,100毫升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數,即體積(容量)的百分數。酒精度是酒類產品的一個重要理化指標,含量水平主要反映產品品質。酒精度超過產品標簽明示要求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不嚴格或生產工藝水平較低,無法準確控制酒精度;也可能是生產企業檢驗器具未檢定或檢驗過程不規范,造成檢驗結果有偏差。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產品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雖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油脂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要求杭州、寧波、溫州、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衢州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杭州、寧波、溫州、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衢州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