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出口茶葉的企業朋友們大家好呀!我是小關!
為了幫助大家順利開拓英國茶葉市場,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出口茶葉輸英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吧!
茶葉是指以茶鮮葉為原料,采用特定加工工藝制作,供人們飲用或食用的產品。關于茶葉分類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我國最被廣為接受的是六大茶類分類法。現行茶葉分類國家標準是GB/T30766—2014《茶葉分類》,按“發酵程度”從輕到重,將茶分為:綠茶(不發酵的茶,發酵度為0)、白茶(微發酵的茶,發酵度約為0—10%)、黃茶(輕度發酵的茶,發酵度約為10%—20%)、青茶(烏龍茶,半發酵的茶,發酵度約為30%—60%)、紅茶(全發酵的茶,發酵度約為70%—90%)和黑茶(后發酵的茶,發酵度為100%)六大基礎茶類和再加工茶類。
小關提示:根據不同的包裝規格和品種,茶葉擁有不同的海關HS編碼,但均以0902四位編碼開頭哦!
01
茶葉出口通關流程
1、企業備案
(1)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
出口茶葉生產企業應當向住所地海關備案,生產企業主管海關對申請人的申報信息進行審核。對材料齊全、符合法定條件的,予以備案,備案長期有效。海關總署統一公布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名錄。
(2)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備案
海關總署對出口茶葉種植場實施備案管理。出口茶葉的原料種植場應當向所在地海關備案。種植場所在地海關對申請人的申報信息進行審核,審核符合條件的,予以備案。海關總署統一公布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名錄。
小關提示:申請人可通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https://www.singlewindow.cn/)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http://online.customs.gov.cn/)提出相關申請,獲得備案后開展出口業務。
2、出口申報前監管
茶葉出口商或者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向產地海關提出出口申報前監管申請。海關受理申請后,依法實施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
出口茶葉經海關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符合要求的,由海關出具證書,準予出口。出口茶葉經海關現場檢查和監督抽檢不符合要求的,由海關書面通知出口商或者其代理人。可以進行技術處理的,經技術處理合格后方準出口;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經技術處理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小關提示:1.出口茶葉來自非企業自有種植場的,應提供出口原料種植場的產地供貨證明。2.輸英茶葉應隨附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英方要求農殘項目的檢測報告。
3、出口申報及放行
出口申報前監管合格的,企業依法規范申報出口。海關對出口茶葉實施查驗,查驗合格的,準予出口。
02
注意事項
我國出口茶葉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英國食品標準或者合同要求。生產企業應當建立供應商評估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生產記錄檔案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出口食品追溯制度和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相關記錄應當真實有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保質期期滿后6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特別提示:根據英方最新要求,輸英國(含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不包括北愛爾蘭)茶葉需滿足以下要求。
(1)每批輸英茶葉須隨附中國官方出具的證書。
(2)每批輸英茶葉須隨附農藥殘留檢測合格報告。檢測應由按照ISO/IEC17025標準獲得認證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方法可以采用基于GC-MS和LC-MS的多殘留方法。檢測報告編號須填寫在官方證書中。
(3)官方證書應在相關的貨物啟運之前簽發,證書有效期不超過簽署后的4個月,且不超過實驗室檢測結果出具后的6個月。
輸英茶葉企業需落實主體責任,確保輸英茶葉原料來自備案的種植場,建立健全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強化農藥使用管理,嚴格按照英方要求科學施用農藥。合理安排出口計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避免因不熟悉英方要求影響貨物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