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守護安全、暢通消費”,阿盟市場監管局、阿盟消協將通過微信公眾號陸續發布我盟涉及預付費、食品、醫療器械、產品質量、價格等領域典型案例,教育引導經營者守法經營,提醒消費者增強防范意識。
典型案例
案例簡情:消費者在阿左旗某超市購買一罐茶葉,打開后發現茶葉中有小蟲子,但茶葉尚在保質期內,要求賠償。
調解過程:我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條規定:“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藏食品,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經工作人員調解,經營者賠償消費者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共計200元。
購買食品注意事項
一、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其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二、關注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比如食品外包裝是否注明了商品名稱、生產廠家名稱、生產廠家廠址、生產日期、配料表、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產日期或失效日期,注意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四、看產品標簽,注意區分認證標志。
五、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于鮮艷、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衛生合格證等相關證照,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七、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同種食品的市場比價,理性購買“打折”、“低價”、“促銷”食品。
八、購買肉制品、腌臘制品最好到規范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購物憑據及相關依據,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能夠提供維權依據。
☆ 來 源:盟消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