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上期食品伙伴網與大家分享了GB 14881中有關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中食品添加劑控制內容,本期與大家交流一下對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中食品相關產品管理和其他內容。(相關報道: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二十九)食品添加劑的管理)
7.4 食品相關產品
7.4.1食品相關產品的資質查驗
條文內容:
采購食品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等食品相關產品應查驗產品的合格證明文件,實行許可管理的食品相關產品還應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明。食品包裝材料等食品相關產品必須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食用。
條文解釋:
該條款是對要求食品生產企業采購食品相關產品應當查驗由供應商承諾并提供的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對納入許可管理范圍的食品相關產品還應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
合格證明文件可以是供應商提供的該批次產品檢驗合格報告、進出口相關證明文件等。
食品生產企業在使用前必須對采購的食品相關產品經過驗收合格方可使用,對應驗收指標可由企業根據對相關產品要求自行制定。
經驗分享:
該條款在日常審核中發現問題有:
采購的洗滌劑未提供相關生產許可證明;
現場核查提供的包裝材料合格報告與實際驗收的批次不一致;
現場核查使用的消毒劑未收集相關許可證等。
因此,企業:
首先應識別出食品相關產品中哪些需要提供許可管理的許可證明,確保所采購的食品相關產品符合基本的法規許可要求。
其次驗收合格證明時一定要認真核查與所采購的批次的一致性,確保提供的合格證明有效,對無法提供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相關產品可拒收或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最后要保管食品相關產品供應商的合格證明文件(營業執照、流通許可證、納入生產許可的應提供生產許可證、采購要求、現行有效的產品標準以及合格供應商清單目錄等),用于備查。
7.4.2運輸食品相關產品的工器具要求
條文內容:
運輸食品相關產品的工具和容器應保持清潔、維護良好,并能提供必要的保護,避免污染食品原料和交叉污染。
條文解釋:
該條款是對運輸食品相關產品的工具和容器的衛生、維護及保護進行了要求,主要目的是防止和避免運輸食品相關產品的推車、墊板及容器等交叉污染及異物風險。
經驗分享:
該條款在日常審核中發現問題有:
在內包裝間內發現用于存放內包裝袋的塑料墊板上大量污物;
在潔凈區內發現存放的內包裝的托盤有破損;
現場發現使用酒精桶盛放食品添加劑;
與食品接觸的塑料筐有大量污染等。
因此,企業應:
識別生產現場運輸食品相關產品的工具和容器,制定相應清潔、維護及保護規定,定期對其相關運輸工具、容器的清潔、破損、保護等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及時對不符合情況進行糾正。
需要注意的對與潔凈區與準潔凈區的塑料托盤應分開管理,避免混淆使用而導致交叉污染。
7.4.3食品相關產品的貯藏要求
條文內容:
食品相關產品的貯藏應有專人管理,定期檢查質量和衛生情況,及時清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相關產品。倉庫出貨順序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
條文解釋:
該條款是對食品相關產品的貯存、領用、使用等進行了明確要求。
經驗分享:
該條款在日常審核中發現問題有:
在內包裝庫發現一保質期標注兩年的PE袋子(用于內包裝)已經過期;
現場抽查同一內包裝袋的兩個批次臺賬顯示未遵守先進先出的使用原則等。
因此,建議企業:
設立專人對食品相關產品按照倉儲管理制度進行管理。
收貨入庫后,擺放要離地離墻,懸掛貨卡并填寫批次、數量及保質期限等。
出貨要做到先進先出,每月檢查庫內食品相關產品是否存在過期情況,建議對保質期6個月以上的包裝材料,在接近2個月之內時,統計并通報相關生產和質量等部門進行及時處理。